这次随济宁市党政考察团赴广东考察学习,使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创新了思路,在更大的范围内审视了济宁所处的位置,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升了科学发展新境界、树立了跨越发展新标杆、激发了争先进位的精气神。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将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按照“提升年、显效年”的总体要求,坚持“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战略取向,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挖掘潜力、注入活力、寻找动力,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
加强规划引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珠三角五市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发展实践证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济宁都市区是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的主战场,加快推进都市区融合是实现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率先崛起、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济宁中心城区是都市区内核,做大做美做精中心城区是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济宁核心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市城乡规划局将把引领中心城区、都市区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强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群发展,为城乡统筹提供内源性支撑。在中心城区方面,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启动《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修编,适应我市发展新要求,对城市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布局等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安排部署。开展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完成开发区的嬗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实现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高新区“两翼齐飞”打下坚实基础。在都市区方面,以《济宁都市区空间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为突破口,启动都市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明确都市区各板块的功能定位及规模,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快推进各板块融合。启动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整合交通资源、完善道路系统,提高都市区交通运行效率。在城镇建设方面,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切入点,对省级示范镇、重点镇开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的编制,有序推进一般乡镇规划编制成果完善工作。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旧城改造提升工作要求,抓紧启动市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济宁市城中村(棚户区、危房)三年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五市最显著的特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来一补”,到九十年代提升产业层次,再到目前的优化产业结构,五市每一阶段的发展均以主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五城市发展不断迈上更高的层面,获得更持久的城市活力和竞争力。我市当前产业发展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借鉴五市先进经验,优化产业结构,明确重点产业,既要做到“腾笼换鸟”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在腾挪空间中转型升级;又要做到“凤凰涅槃求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抢占新产业和新技术的制高点。如济宁高新区要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在对现有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软件等)积极提升的同时,又要不断引进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借助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高端信息产业。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充分利用“水、陆、铁、空”四位一体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等相关产业,夯实发展基础,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深度融合。
强化生态治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珠三角五市最直观的感受是城市生态环境美。生态决定品位,环境提升档次。五座城市现代大气,尽显都市魅力;精致有品位,不乏田园特色;整洁有序,彰显管理匠心。我市生态基础较好,生态建设要以生态功能区保护、山体自然生态恢复、塌陷区治理、河流治理、生态湿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网络化。近期,重点开展济宁市泗河总体战略和景观规划编制,尽快启动泗河综合发展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全市生态景观的核心区。为将中心城区做大做美做精致,重点应结合生态、文化等优势要素,以“五城同创”为目标,以实施“三河六岸”地区提升改造、水系贯通、生态湿地保育为契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凸显“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深化文化保护传承,延续传统历史文脉。珠三角五市最值得称道的是历史遗存保护的好。五市作为发展前沿城市,在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延续,较好的保护了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济宁市是文化大市、资源大市,历史积淀深厚,文物遗产丰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更应重视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一方面,对已列入重点保护名录的历史遗迹、特色村落,要严格划定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任何保护和改造活动,都不得削弱和破坏风貌特色,不得损坏文物古迹。另一方面,对未列入保护名录但仍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特色村落、古树名木等,也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珠三角五市最真切的体会是信息化水平高。深圳海吉星物流园将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施物联网项目,打造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农产品安全体系。达实智能公司也是通过物联网及智能技术,满足用户建筑节能需求。2013年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任城区、曲阜市被列入试点。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进一步整合城市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和服务能力。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企业运营效力提升、运营成本降低,让百姓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成果,实现城市的永续和谐。(作者系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加强规划引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珠三角五市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发展实践证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济宁都市区是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的主战场,加快推进都市区融合是实现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率先崛起、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济宁中心城区是都市区内核,做大做美做精中心城区是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济宁核心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市城乡规划局将把引领中心城区、都市区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强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群发展,为城乡统筹提供内源性支撑。在中心城区方面,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启动《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修编,适应我市发展新要求,对城市发展方向、性质、规模、布局等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安排部署。开展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配套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完成开发区的嬗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实现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高新区“两翼齐飞”打下坚实基础。在都市区方面,以《济宁都市区空间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为突破口,启动都市区一体化规划编制,明确都市区各板块的功能定位及规模,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快推进各板块融合。启动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整合交通资源、完善道路系统,提高都市区交通运行效率。在城镇建设方面,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切入点,对省级示范镇、重点镇开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的编制,有序推进一般乡镇规划编制成果完善工作。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旧城改造提升工作要求,抓紧启动市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济宁市城中村(棚户区、危房)三年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五市最显著的特点是产业转型升级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来一补”,到九十年代提升产业层次,再到目前的优化产业结构,五市每一阶段的发展均以主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五城市发展不断迈上更高的层面,获得更持久的城市活力和竞争力。我市当前产业发展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借鉴五市先进经验,优化产业结构,明确重点产业,既要做到“腾笼换鸟”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在腾挪空间中转型升级;又要做到“凤凰涅槃求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抢占新产业和新技术的制高点。如济宁高新区要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在对现有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软件等)积极提升的同时,又要不断引进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借助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高端信息产业。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充分利用“水、陆、铁、空”四位一体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等相关产业,夯实发展基础,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区的深度融合。
强化生态治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珠三角五市最直观的感受是城市生态环境美。生态决定品位,环境提升档次。五座城市现代大气,尽显都市魅力;精致有品位,不乏田园特色;整洁有序,彰显管理匠心。我市生态基础较好,生态建设要以生态功能区保护、山体自然生态恢复、塌陷区治理、河流治理、生态湿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网络化。近期,重点开展济宁市泗河总体战略和景观规划编制,尽快启动泗河综合发展治理工作,努力构建全市生态景观的核心区。为将中心城区做大做美做精致,重点应结合生态、文化等优势要素,以“五城同创”为目标,以实施“三河六岸”地区提升改造、水系贯通、生态湿地保育为契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凸显“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深化文化保护传承,延续传统历史文脉。珠三角五市最值得称道的是历史遗存保护的好。五市作为发展前沿城市,在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延续,较好的保护了历史建筑、传统村落。济宁市是文化大市、资源大市,历史积淀深厚,文物遗产丰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更应重视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一方面,对已列入重点保护名录的历史遗迹、特色村落,要严格划定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任何保护和改造活动,都不得削弱和破坏风貌特色,不得损坏文物古迹。另一方面,对未列入保护名录但仍有保护价值的历史遗存、特色村落、古树名木等,也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珠三角五市最真切的体会是信息化水平高。深圳海吉星物流园将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施物联网项目,打造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农产品安全体系。达实智能公司也是通过物联网及智能技术,满足用户建筑节能需求。2013年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任城区、曲阜市被列入试点。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进一步整合城市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和服务能力。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企业运营效力提升、运营成本降低,让百姓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成果,实现城市的永续和谐。(作者系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