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邹城市总投资1238.45万元的生态造林项目正式获得批准。该项目本着适地适树和优先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采取春秋季造林与雨季造林相结合,从2009年起,集中财力,利用6年时间绿化美化“中华文化标志城”主承建地九龙山区域。
据了解,该项目共涉及邹城市3个镇街,33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1238.45万元。其中,申请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0万元),占总投资的50.1%;国内配套资金6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49.9%。主要以山杏、火炬、核桃、大枣为主,区划造林小班87个,共新建生态防护林843.7公顷,其中,生态防护林769.3公顷,经济防护林74.4公顷,前四年为造林期,后两年为抚育期。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增加林地面积843.7公顷,改扩建苗圃1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可提高0.5个百分点。同时,经济树进入盛果期后,74.4公顷经济树果品年产量可达1269吨,年收入579.6万元,可极大地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该项目立项标准高,风险低,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邹城此次生态造林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解决邹城因财力不足,严重制约工程进度的实际问题。能够全面引导、启动和实施标志城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大幅提高九龙山整体绿化水平,彻底改变九龙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各项规划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对于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优化项目区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该项目共涉及邹城市3个镇街,33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1238.45万元。其中,申请世界银行贷款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0万元),占总投资的50.1%;国内配套资金6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49.9%。主要以山杏、火炬、核桃、大枣为主,区划造林小班87个,共新建生态防护林843.7公顷,其中,生态防护林769.3公顷,经济防护林74.4公顷,前四年为造林期,后两年为抚育期。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增加林地面积843.7公顷,改扩建苗圃10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可提高0.5个百分点。同时,经济树进入盛果期后,74.4公顷经济树果品年产量可达1269吨,年收入579.6万元,可极大地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该项目立项标准高,风险低,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邹城此次生态造林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解决邹城因财力不足,严重制约工程进度的实际问题。能够全面引导、启动和实施标志城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大幅提高九龙山整体绿化水平,彻底改变九龙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各项规划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对于改善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优化项目区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