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曲阜,谱写文化济宁建设新篇章

  孔孟之乡网消息 曲阜,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孔孟文化在这里发祥,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这座东方圣城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各界人士,纷纷到曲阜瞻仰孔子或来曲阜观光考察、修学旅游;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也纷纷前来寻根参拜,思古幽情。
  近年来,济宁市为强力推进曲阜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促进全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并在2012年确定实施了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迅速开启了孔孟之乡济宁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上,2013年,济宁市又迎来了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孔孟之乡济宁加快跨越发展增加了新的砝码、提供了强的动力。

  立足市情,吹响文化建设“集结号”

  孔孟之乡济宁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曲阜孔子文化品牌在全国全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何更好地发掘孔子文化品牌的巨大潜能,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并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已成为多年来上上下下关注的重大问题。2007年后在研讨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过程中,单霁翔等国家机关领导专家就提出过可否探讨在曲阜设立文化特区的命题,曾引起省领导的重视。从2011年到2012年全省政协会议上,有多名省政协委员提出设立“曲阜文化特区”的提案。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确定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曲阜文化建设工作的战略举措,文化建设”突破曲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济宁市委、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积极向省里争取设立“曲阜文化特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但是,鉴于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文化特区”的名称存在歧义性、敏感性,所以,2012年12月,省政府与文化部在济南签署《关于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提出省政府与文化部共同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积极探索创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并写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曲阜经济文化特区”是以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是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将这一区域作为“特区”提出来,也成为全国史无前例的探索和创新。
  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不仅有利于传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思想道德建设高地,有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引领示范带动效应,有利于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建设,而且对于积极探索文化引领、催生经济转型发展新路子,加快济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谋划思路,谱写文化繁荣新篇章

  为深入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抓住用好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市于2013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总体目标是以曲阜、邹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中华文化标志城为载体,以儒家文化资源为核心,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文化大项目建设为带动,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以特殊优惠政策为支持,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加快推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我市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打造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意创业人才聚集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七大特色定位描绘文化建设新宏图

  ———建设凝聚全球华人的文化圣地和共有精神家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加大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整合孔、孟、颜、曾等文化资源,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打造独具儒家特色的文化圣地和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地和平台。充分发挥儒家文化科研教育优势,办好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文化盛会,深化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活动,打造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基地和平台。
  ———建设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优秀儒家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适应时代发展,引进融汇文化新元素,创新儒家文化传承新载体,不断提升文化创意,树立具有现代特色的儒家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复兴建设。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区。以超前眼光谋划公共文化发展,以文化资源优势彰显公共文化特色,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打造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坚持曲阜市、邹城市以及济宁市其他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金融、制造业、商贸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省文化经济融合发展高地。
  ———建设文化创意创业人才聚集区。建设特色文化创意创业服务平台,实施文化创意创业品牌创建活动,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创业人才聚集地。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曲阜市、邹城市及周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大力推进,高奏文化发展进行曲

  为了打好“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攻坚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我市不等不靠,立即行动,积极作为,积极配合省里搞好规划编制工作、主动加强对上争取协调、更大力度推进文化“突破曲阜”各项工作,力争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推动“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指导。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重点工作安排上,把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工作列入全市16条重点工作线,重点安排,强力突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批示,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4月12日,市委常委会议又专题研究这项工作,研究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的意见》,成立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了对“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统领指导。、
  组建专门班子,加强协调推进。本着“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文广新局、市规划局、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及曲阜、邹城两市抽调10多位熟悉文化、了解规划、文字功底过硬的精兵强将,建立了规划编制工作专门班子,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精力做好《“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细节。紧扣“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节点,研究制定了《关于<“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从考察调研、起草编制、研讨论证、完善报批等四个阶段,对“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明确部署。
  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研究制定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分工配档表,对近期调研与规划工作分两条线进行了责任分工。一条线是曲阜市、邹城市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自主规划研究工作线,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和工作职责,提出各自规划方案建议;一条线是市级层面上工作班子成员,集中精力学习、熟悉掌握有关政策,全面了解我市文化发展基本情况、文化资源条件,收集外地相关规划文件资料,学习借鉴外地编制规划经验做法,着手研究起草《“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发展规划》,扎实推动“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力全速推动我市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大的进展和突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