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山东梆子剧种保护座谈会”在山东剧院举行,来自省文化厅、省艺术研究所和部分市县文化局、剧团的领导以及有关山东梆子的研究专家会聚一堂,围绕继承、保护山东梆子开展座谈,研究山东梆子的有关保护措施。
座谈会由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周艺主持,省文化厅计财处处长叶健、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陈鹏、省研究研究所所长孟令河、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鼎铸、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田和灵、省剧协副秘书长柴心记、济宁市文化局副局长韩齐逊、菏泽市地方戏剧院院长苏本栋、嘉祥县文化局局长王玉振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建中、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善昌、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宋福斌、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团长时向阳、济南市豫剧团团长高士德、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冀梅霞等知名专家和剧团领导。
座谈会由周艺主持,议题是“如何继承、保护山东梆子”。周艺在座谈会上指出,地方戏曲的传承工作十分重要,通过观赏《玉虎坠》音配像一剧可以明显感觉到山东梆子确实独具特色,优美动听,表现力强;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其他的许多戏,多多少少都带有豫剧的色彩,问题主要在于剧种的艺术传承没有做好,这也说明了传承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这个座谈会能够梳理出好的思路,为促进山东梆子的发展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与会人员在座谈会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总结了山东梆子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困难和经验教训,就当前山东梆子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共识,即现在最需要继承本剧种的优秀艺术传统,继承好艺术传统才能够做好改革创新,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会人员就山东梆子的保护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新剧目生产等。陈鹏在发言中提出,文化厅近几年一直在为保护山东梆子做积极的努力,对艺术的情感和责任促使我们努力地推进山东梆子的发展,改善剧种的生存环境,但是也不能把剧种振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部门,剧种更要有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周艺在座谈会总结讲话中说,近几年山东梆子的生存环境确实改善了很多,将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要正式现实,通过自身更多的努力来争取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