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又是一年祭祀时。为缅怀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将尘封在古籍中的古老风俗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丰富中外游客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今年4月4日至6日,曲阜市将首次隆重举行盛大的春季祭孔大典。
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祭祀,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均以春、秋两祭为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恢复了在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堂孔庙祭孔的活动,至2007年已连续举办了24次,影响逐步扩大,规格逐步提升。尤其是从2004年起,祭孔大典经历了由民间祭祀转为政府公祭,由清代模式转为明代模式等诸多重大转变。
24年来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的,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都是“春”“秋”两大祭,因此,恢复春祭符合传统古制,在情理之中。
按照曲阜当地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孔氏后裔都要到其家族墓地孔林扫墓,祭拜祖先。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在孔林古木深深的背景下,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民俗画卷,生动的传达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而且,每年都有不少海内外的游客,专程在清明节来到曲阜,到孔庙、孔林拜祭孔子,形成了“五一”前的一个旅游高峰。
今年是传统节日成为公众法定假期的第一年,清明节期间,将有众多中外游客来到孔子故里曲阜观光、朝圣。曲阜市文物旅游部门决定抓住这一机遇,创新孔子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清明“小黄金周”游客的体验内容,在孔子故里恢复传统的春季祭孔。
盛大的春季祭孔仪式将以《曲阜县志》、《圣门礼志》、《阙里志》等典籍记载为依据,以清明节孔子后裔孔林扫墓祭祖程式为依托,通过场景布置、音响效果等现代技术手段,颂读祭文等推陈出新的仪式程序,艺术地再现清明时节祭祀孔子的盛大场景。4月4日至6日,每天上午都将在明故城万仞宫墙举行开城仪式,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并在孔林举行孔子墓祭祀活动。
恢复春季祭孔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必将吸引公众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