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从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到如火如荼的“全民读书月”,从首届农民歌手大赛到遍布乡村的文化广场活动,从原创舞剧《孔子》到新京剧《孔圣母》专场演出……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孔子故里曲阜彰显品位、繁荣文化的重要渠道。曲阜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特色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基地蓬勃发展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使其真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曲阜文化工作的重点。
乘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曲阜市明确提出将文化建设纳入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在城市规划开发中,优先建设了文化休闲广场、杏坛剧场、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孔子文化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孔孟文化大中轴线延伸、孔子博物馆、鲁故城大遗址保护工程等正积极推进。投资160多万新建面积4600多平方米的文化馆,设计了美术摄影培训展览厅、舞蹈戏剧排练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厅等多功能厅室,满足了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围绕构建“15分钟文化圈”,在全市389个行政村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市1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建成启用。农家书屋纳入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覆盖率达100%。
文化活动春意盎然
虽然天气转凉,但每当夜幕降临,曲阜城区的各大公园、广场依然是格外热闹。各种扇子舞、健身操、曲艺弹唱尽情展示,文艺演出、电影展播更是聚集了不少人气。与此同时,在各个社区、村,像这样的文化休闲广场已经花开遍地。在曲阜,共有150多个群众性文艺队伍长期活跃在村街、社区,这种家门口就能享受的文化生活,在农村也并不鲜见。这个市将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真正将文化“种”在城市社区、田野村落,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已形成夏秋文化广场展演、全民读书月、文化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330余处文化大院、181个文化广场成为农民的“新天地”。广泛开展“十百千”文化服务活动,精选优秀电视、电台节目、公益电影、文艺演出进广场、社区、校园、企业,通过文化下乡,培育了千名业余文体活动带头人,逐步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健身、秧歌、舞蹈、乐器等10余类近百种文体活动项目。
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以孔子文化节、孔子学院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以祭孔大典、鲁国古乐为代表的文化演艺,以孔府美食、楷雕如意、《演说论语》等为代表的系列文化产品,以金龙阁、御书房、翼道动漫等为龙头的文化企业……对曲阜来说,不仅仅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还是一个个商机、正在开发的“富矿”。
随着孔子热潮的持续升温,曲阜借机巧打孔子文化品牌,全面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孔子文化旅游业、孔子文化商品和孔府美食、动漫影视、节庆会展等逐渐凸现出来,这些具有浓郁孔子文化元素的商品销售收入已占整个曲阜旅游产业收入的35%以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尼山省级旅游度假区、高铁新城、台湾工业园四大平台优势凸显,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吸引了一大批外地知名企业进驻。目前已与省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青岛分行签订19亿元的项目融资协议,明故城保护复兴工程正式启动。近期曲阜又迎来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北京798艺术园、企业家习儒培训基地、孔子网络等项目相继签约或落户,投资总额达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