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北湖生态新城规划范围西起京杭大运河,东至兖矿二号井、三号井塌陷范围,南起南四湖北岸,北跨日菏铁路与主城区相连,新城的发展定位为济宁城市主中心、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规划提出的城市设计目标为创造以水为媒,建设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北方生态新城。
新城建设将生态放在第一位
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从其名字上便可以看出,这座新城的主要功能与老城区东西北三面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依托北湖景区建设的这座新城,建设中则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以人、自然、环境互惠共生为追求,以河湖湿地、城市森林、绿色景观为特色,在对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通过从产业到生活、从设施到景观、从空间到意境的全方位生态再造,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态宜人的生活空间。”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北湖区分局陈运动局长告诉记者,以北湖区的现有条件,打造发达的水网体系,使整个新城的景观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除了3处回迁片区,北湖新城还将打造更多的高端居住区,以缓解老城区人多地少的压力。新城在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景观的建设,记者从竣工通车不久的荷花路前往北湖区时,这条新路两侧绿化带已生机盎然,而难得的是,与老城区的一些主要道路相比,荷花路增加了宽阔的中央绿化带,绿化带底下则是高标准建设的综合管沟。正在绿化中的济安桥路南延、北湖中路,其景观建设均体现出了与这座新城理念相同的生态优先原则。
“七纵七横”搭建城市框架
基础设施特别是路网建设是一个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今,一条条象征快速、时尚、生态的道路已实现贯通,整个新城路网框架逐步拉大。路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也增强了辖区居民对建设新区的信心,增添了生活在这里的自豪感。
“今年是北湖区由地下转为地上,成规模出形象的关键一年。”陈运动称,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保证了城市的高效运转。北湖区规划建设的“七纵七横”路网,其中七纵包括滨河大道、济安桥路南延、荷花路、轩文路、北湖中路、车站南路、火炬路,“七横”分别为求贤路、思贤路、礼贤路、南外环路、圣贤路、望湖路和滨湖路。
“七纵七横”的路网框架形成了主干线相通、次干线相接、支路线相连的交通体系。尤其是几条纵向道路,与老城区完成对接,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主干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衔接。比如,济安桥路全段贯穿城市西部,火炬路贯穿城市东部,缩短了北湖新城与老城区、任城新区的距离。而北湖中路与运河路、运河路高架桥、共青团路相接,成为城市发展的主线,也将现在的城市主中心与未来的主中心相连接。横向道路是北湖新城辖区内的交通脉络,随着礼贤路、南外环路等道路的相继通车,“七纵七横”的路网框架形成了主干线相通、次干线相接、支路线相连的交通体系。
城市主中心“南移”
为谋求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济宁市近几年拉开了中心城市大框架,实施“东拓西跨南联北延”战略,突破中心城区建设,将城市主中心南移,集中突破北湖生态新城建设,打造展示济宁形象的示范板块。
北湖生态新城规划定位为济宁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北湖生态新城不是简单的城市外延和老城拓展,而是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通过塑造全新的城市形态,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态风貌。
规划突出北湖特色,营造城水相融意境,将实施“引湖入城、筑城入湖”策略,在南部城市建设中心地带引入北湖水体,形成“北湖湾”,将北湖引入城市中心,展现运河之都、北方水城的特色风貌。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围绕“北湖湾”布局,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北湖区注重对防洪工程的实施。“北湖区面临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客观情况,所以,防洪排涝的规划制作相应也比较完善。”陈运动告诉记者,梁济运河、洸府河、北湖南堤均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固堤防,通过疏浚河道等措施避免发生城市内涝。还建立了多处应急泵站,配置大功率排涝设备。
水墨丹青绘新城
在人们的记忆中,“北湖”一直代表着北湖景区,而如今,经过建设者们日积月累的努力,这片湖水的周围,正在形成一座生态宜居的新城。
6月8日,记者从北湖区采访时看到,沿南外环两侧的多处工地上,塔吊林立,昔日的荒草地如今早已成为一片建设热土。奥体中心体育场是2014年省运会的主会场,目前玻璃幕墙、屋面的安装已接近完工,远远望去,犹如一颗钻石镶嵌在北湖新城的核心位置。南外环北侧的规划展示馆主体已建到一层,其主要功能是展示城市演变历史、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城市规划内容,宣传城市的发展变化,使国内外投资者更了解济宁城市历史、城市发展信息,而其本身也作为中外旅游者的文化游览地,努力打造成富有特色的市民休闲场所之一。
北湖新城对原有的29个村居进行了回迁改造,高标准规划了东北、西北、西南三大片区,分别命名为“雅竹湖苑”、“颂运水庭”、“风韵荷都”。记者从西北片区施工现场看到,一期工程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片区北部的两座居民楼正在进行地下储藏室的建设。这里将安置14个村居、1万余人居住,建成后将成为北湖新城最大的居民安置区。
“为了综合利用土地,让人员居住的相对集中,一期工程高标准建设19栋高层住宅楼。”现场施工负责人称,如此可使三大片区的配套设施齐全,幼儿园、地下停车场等一应俱全,让辖区内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质的飞跃。住宅楼建设过程中,将运用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努力将回迁片区打造成生态文明的园林化样板社区。
谈到新城的建设,不得不提的是路网框架的形成,随着济安桥路南延、荷花路、北湖中路等主干道的竣工通车,不仅突破了铁路的门槛限制,北湖新城与老城区的结合更为顺畅。加上北湖景区对城市生活职能和城市高等级服务职能的吸引,使得城市向南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最大热点。
即将完工的奥体中心,远远望去犹如一颗钻石。
奥体中心:
全省首个国际田联二级认证跑道
济宁市奥体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767亩,分三期实施。一期主要建设一座3万个固定座席、5千个活动坐席的体育场,由于其延承了国家奥体中心的设计理念,被济宁人亲切地称为“济宁版鸟巢”。
记者从奥体中心内看到,金属屋面、幕墙的安装已接近尾声,工人们已开始铺装草坪、跑道。“我们的跑道建设目标是,为省运会提供高标准的体育设施,建成后通过国际田联二级认证,这在全省将是第一个。”项目指挥部孔凡西主任告诉记者,呈菠萝状的灰色金属幕墙,由一个个穿孔板组成,可以使体育场内外空气畅通,保持气压一致。屋面的银色金属板表面呈钻石状,可折射阳光,远远望去犹如镶嵌着一颗亮晶晶的钻石。
奥体中心二期工程包括5000坐席的综合体育馆、1500坐席的游泳跳水馆,另有室外运动场、动力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配套设施;三期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62亩,分为两个区域,场馆区内设射击馆、综合楼、弹药库、动力间、停车场,配套区由容纳5000名运动员食宿的省运村、供1600名新闻记者食宿的媒体村和接待600名宾客的五星级奥体酒店组成。
北湖景区:
起步区“铜桥”成亮点
北湖起步区景观工程位于北湖景区的北部,东西长约2200米,南北宽约550米,沿湖岸线长约2800米。以生态保护、观光游赏、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城市生态公园。
记者从北湖起步区入口处看到,两排银杏树、女贞树形成一条迎宾大道,直通北湖景区。在北湖阁广场的正北方向,一座金灿灿的小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就是起步区刚刚安装的铜桥———“莲运桥”,这座纯铜打造的小桥异常“养眼”,花纹雕刻精细,内涵丰富,成为整个景区的一大亮点。
“起步区均为步行通道,机动车辆从双龙桥进入北湖起步区后,向东西分流至环湖路。”北湖园林局工作人员王保庆告诉记者,整个起步区根据其景观特点和功能可以分为北湖广场区与湿地景观区两部分,北湖广场区由北湖阁广场景观区、西山景观区、鼎湖公园景观区以及沿湖大草坪景观区四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自然、文化、休闲的景观氛围,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场所与活动空间。湿地景观区以北湖湾为分界线,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设置五色草塘、芦汀莲渚、荷塘花香、苇荡、茭港柿野、市郊桃林等景点。设计概念以重现湿地生态为先导,以湿地景观体验与游赏为主线,着重体现丰富多样的湿地景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