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得一故事: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大儒皇甫谧少时攻读刻苦,有人提醒要颐养心神。皇甫谧答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及至自身罹患风痹,痛不欲生,屡医不愈,时人皆不能治之,方省悟前非。深入医藏,研习日久,著一代名著《针灸甲乙经》。
这故事我琢磨来琢磨去,得出两条感悟,诸君看看是否如此:
一、 孔子名言误大儒。想那皇甫谧少时攻读刻苦,有人提醒要颐养心神。皇甫谧答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是孔子说的不错,但孔子说这话是表示学习的习惯及意志,倘真的“夕死可矣”,以春秋时期平均三四十岁的人类平均寿命,孔子何至活了七十三岁?难怪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名人的有些话,得有选择的信啊。
二、 人生要顺其自然,能够学到哪一行,随心即可。皇甫谧因自己切身体会:自身罹患风痹,痛不欲生,屡医不愈,时人皆不能治之,方省悟前非。于是深入医藏,研习日久,著一代名著《针灸甲乙经》。
有时候,种瓜点豆,也是一种成功经验。千万别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我辈芸芸众生而已,不一定做得成名人,千万不要以“天降大任”自诩,人有多大能耐,才能担多大挑子的。君不见,那些过劳死、压力山大者,既让自身充满了苦难,又给了社会那么多负担,何苦呢?老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教训,教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