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百年风雨飘摇的潘家大楼,见证了军阀混战中的济宁历史;而它的建造者与第一位主人,便是军阀潘鸿钧。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系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权柄易手频繁。在这个“乱哄哄”的时期里,以靳云鹏、潘复为代表的济宁籍军阀人物也先后粉墨登场,在北洋舞台上尽情表演了一番。而潘鸿钧虽不是济宁人,但他所率领的部队却在这一时期驻守济宁城,并建造了私邸潘家大楼。在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编纂出版的《军阀逐鹿——济宁籍北洋军阀人物专辑》中,就收录有一篇《直系旅长潘鸿钧》,讲述了潘鸿钧和他建造潘家大楼的故事。
潘鸿钧是河南鲁山人,保定讲武堂毕业的他,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中央第一旅旅长。作为一个旅长,虽说潘鸿钧充其量只能是个小军阀,但实力却不容小觑。他的部队有一个骑兵团,五个步兵团,两个山炮营,一个工兵营,月饷银元八万元,为各旅长之冠,是山东省的王牌军。大军阀吴佩孚让潘鸿钧带如此一旅精良兵马驻防济宁,可见是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吴佩孚让潘鸿钧驻济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吴佩孚崇拜曾国藩,曾在镇压捻军的战争中把济宁作为根据地,所以也把他的中央第一旅放在济宁; 再有就是当时直系要人,如国务总理靳云鹏、继任潘复、总统府秘书长王毓芝、航空署长潘榘楹、造币厂长刘韵樵等全是“济宁帮”,令第一旅驻济宁有拱卫的意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备江苏督军齐燮元的势力北进。齐燮元虽也是直系,但野心很大,他在南方击败卢永祥、夏超的部队之后陈师徐州,大有驱逐山东督军田中玉的企图。而潘鸿钧的中央第一旅实力雄厚,是山东的“王牌”,驻守济宁足可防备齐燮元北进。
1921年奉命出征湖南,让潘鸿钧大发横财。他所率领的部队兵强马壮,装备精良,粮草弹药供应充足,所向无敌。当时号称“四凶”的唐敬尧、唐敬舜、唐敬禹、唐敬汤的部队,也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潘鸿钧部队以暴制暴,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翌年班师,连湖南富有之家的木桶铁树、猴子都带回来了。
大发战争抢掠之财的潘鸿钧,私囊充足,便在济宁北门大街修建私邸——富丽奢华的潘家大楼。这座房子的大门,原在北门大街路西,后改在院后街路北,是四进四出的四合院,主体建筑是东南西北四面相通的三层圈楼,院子也有固定的天棚。据说,厕所内挂的都是名字画。隔街路东为兵营和自备的小发电厂,专为这座宅第服务,这是那个年代济宁规模最大的官僚宅第。除此以外,在今西关体育场一带,原来还有一座潘家花园,北伐后冯玉祥将军改为烈士陵园,现早已湮没不存了。
建筑这座私邸时,潘鸿钧没少费心劲,专门请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着一长衫,拄着文明棍,手持罗盘转悠一圈,文明棍在北门大街一捣,就这么选定了地址。潘家大楼地处于背山背水,山为渔山,水为运河,是全城的至高点,历史上有“水漫全城,此处独安”之说。东面有城隍庙拱卫,北面有关帝庙呵护,西有普照寺照应,可以说是一片吉地佳区。
这幢富丽奢华的大院里,曾发生了一起石破天惊的血腥案件。大楼建成后潘鸿钧意欲金屋藏娇,把他的八房姨太太均安排在大楼的二楼。潘鸿钧每日忙于征战杀伐,交际应酬,冷落了他那高楼深院的八房姨太太们。衣食无忧的姨太太们,正值青春年少,每日在麻将牌中消磨着日月,也单调乏味,于是耐不住寂寞的姨太太们红杏出墙,与终日护卫她们的马弁眉来眼去,打情骂俏,最终出轨。不久,潘鸿钧发现了姨太太与马弁的行为,觉得家中出这种事太丢人,盛怒之下,以杀人不见血的方式,将8个姨太太一夜之间全部活埋在后花园里,执行人是其刘副官,这就是济宁百姓所说的“潘子和杀家”。
因姨太太和马弁的丑闻,潘鸿钧在济宁住不下去了,又有移防的消息,于是拜托兖州镇守使施从宾从中说合,把他新建的潘家大楼转卖给了褚玉璞。褚玉璞也是当时的一大军阀,汶上县褚家庄(今属梁山县)人,后移居汶上城西门里大街路南。褚玉璞于1921年投靠奉系军阀,为该军亲日派将领张宗昌的亲信,曾率军混战于直、鲁、豫、皖、苏等省,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1926年升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后,成为拥兵十余万的军阀。褚玉璞听说潘鸿钧转卖潘家大楼,欣然同意,与中人三方商定,先晒潘宅平面蓝图,然后立契约为凭。事成后,褚玉璞到直隶做督军时,把蓝图交给其大哥褚玉凤保存。从此,济宁的潘家大楼便换了主人了。
1927年,北伐军由武汉进入河南,潘鸿钧部队与第二集团军冯玉祥的二十五师梁冠英部激战,因受蒋介石之萧之楚师夹击,全旅溃败。潘鸿钧在汽车内被击毙。潘鸿钧一生最信六爻,常以占卜的吉凶定进退。这次在北伐的正义之师面前,六爻神卦也未能预卜其祸福,终于命染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