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容易被神化。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演变为至高无上的圣人、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在不断地被尊崇中,孔子从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洒脱的人,变升为光辉万丈的圣人。只有让孔子走下圣坛,才能还原他的真实与丰富。
孔子的身高
打眼儿一看孔子,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威猛男人。孔子的身材魁伟,而且因为他的身材,大家给孔子起了个外号。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下来了孔子的外号,说孔子的身高是“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古时候各个朝代的尺寸与今天不同,换算方法学者们还有争议。孔子的身高换算到今天有两种说法:一是1.96米;一是2.21米。这两个数字都是十分惊人的,孔子身高2米左右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可以说,孔子是一个比张飞、武松、鲁智深、林冲、关胜、卢俊义还有关公个子更高,也更威猛的男人。他站在人群中的效果就像姚明来到了我们中间,可以去NBA打篮球了。所以当时的人们才给孔子起了个外号,叫“长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鲁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就是一个“山东大汉”。
孔子的长相
这样一个“山东猛男”,长相如何呢?没有任何一本和孔子同时代的文献有记载,更没有孔子的画像塑像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见的孔子像,都是唐朝以后的人画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好在比孔子晚出生400年的大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外貌有侧面描述: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14年当中,有一次,要到郑国去的路上,因为有人迫害逃亡,慌乱中跟学生们走散了。和学生们分手时,师生约好了在郑国都城的城门相见。古代的都城都有几个城门,孔子先到了,就在郑国都城最繁华的东门站着等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子贡也赶到了郑国都城,向郑国人打听见没见到自己的老师。有一个郑国人见子贡着急找人,就跟他说“刚才我在城东门看到一个人,额头像圣贤君主尧一样饱满,脖子长得像正直名臣皋陶一样粗壮,肩膀长得像著名贤相子产一样略微前倾。但这个人腰长腿短,腰以下,比治水的大禹,短了三寸。这人长得不一般,但疲惫已极的狼狈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到东门与孔子会合,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孔子。孔子笑着说:“把我的外貌说成那样未必恰当,不过说我像无家可归的狗,说得确实对啊!”
我们总结一下这位郑国人所描述的孔子相貌:除了身高突出外,孔子还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胳膊稍长、额头饱满突出。
人们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手笔。他的画不是写实地去画孔子的长相,而是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孔子。唐朝以后的孔子画像都按照吴道子想象中的孔子来画,使孔子画像、塑像都浓眉长须,确实和圣诞老人有些神似。关于孔子的相貌,历史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大多是想象之词,不能确证。可以确认的是,孔子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山东大汉,一个非常威猛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