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和鸭子一样都是浮游动物,但鹅下水从不逮鱼虾,而是以吃岸草为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鹅受过圣人的教诲呐!
说是有一年,孔子带着徒弟周游列国来到闵家庄,孔子记性好,就问弟子公冶长:“这不到了您闵贤弟的庄子吗?你去看看闵子骞在家不?如果在,咱就和他见见面;如果不在,你也别声张咱就走。”
公冶长从了师命,来到闵家院前一敲门,开门的正是闵子骞。闵子骞见了同学公冶长真是又惊又喜,就问:“哥哥从哪儿来?”
公冶长说:“我是跟老师一块来的。”
“咱老师呢?”
公冶长说:“在庄头上等着哪。”
“赶快请咱老师家来坐。”
于是,两人急急火火去请孔子。闵子骞接来孔子,就到后院给妻子说:“俺老师来了,做啥饭给老师吃呢?”
他媳妇说:“咱家有大米,做米饭吃行不?”“老师吃米饭倒行,就是没啥菜呀!”
媳妇说:“咱家还有两只鹅,咱就先把那小的杀了吧!”说着,就把小鹅绑了起来。
闵子骞又说:“俺师徒好几个,这个小鹅不够吃呀!”“那就杀大鹅吧!”媳妇说着又把大鹅捆了起来。
孔子在屋里坐着,见闵家贫寒的很。忽听屋后有两只鹅“啊啊”乱叫,就问公冶长:“公冶长,你通鸟语,你听听你闵贤弟家的鹅说什么呢?”
公冶长竖起耳朵听了听,说:“是闵贤弟见咱师徒来了,要杀鹅给咱吃。两只鹅打谱杀一个,大鹅给小鹅说:‘俺死以后,你要好好给东家看家,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没娘的孩子要学会照应你自己。’小鹅说:‘俺死后,你甭哭来也甭烦,俺就像一个短命的小孩子,你甭哭坏了身子,没人侍候你。你也得好好给东家把家看,白天防着黄狼鼠,夜里小心花狐狸。’”
孔子听了公冶长的话,就说:“你去给您闵贤弟说,一对鹅,哪个也别杀,他要杀,咱就不在他家吃饭了。”
公冶长到了后院对闵子骞说
“咱老师不准你杀鹅了!”
“不杀了?”
“你要杀,老师就走!”
闵子骞最听孔子的话,于是赶紧把两只鹅放开了,鹅站起来就扑拉着双翅,“鹅鹅鹅”地朝闵子骞施礼。闵子骞说:“你甭谢俺,是堂屋里的老师不叫杀你的,你去谢谢老师的不杀之恩吧!”
两只鹅来到孔子脚下,往上点了三下头就要走。孔子说:“二鹅回来。往后下河不准你把鱼虾伤,你想活来它也想活。头上我给你按个红疙瘩,从今后,你要口衔青草念弥陀!”
鹅遵了孔子之命,从此以后,就只吃青草,不逮鱼虾了。(汪 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