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始祖孔子代代相传繁衍形成的庞大的孔氏家族,向有“天下第一家”之称,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也是倍加恩渥,使孔子宗族历两千年而不衰,因此有俗语流行说:“阙里圣裔有十万,曲阜无孔不成村。”
阙里,孔子当年的居住地,今天成了曲阜的代称。自孔子以后,阙里孔氏数代单传,至秦末第九代始兄弟3人。两汉时,人丁渐旺。东汉章帝到曲阜祭祀孔子,会见孔氏20岁以上后裔63人。魏晋之后,孔氏裔孙做京官和游宦在外的人很多。五代时发生了“孔末灭孔”事件,仅剩下了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一人。孔仁玉中兴祖业,阙里孔氏都是他的后代。宋辽金元,战火频仍,孔氏至第五十三代有裔孙84人,连同上下几代共有334人。其间,孔氏家族的人大批流寓外地。南宗定居浙江衢州,世居曲阜者仅20家,阙里孔氏宗族,自此称为“二十派”。明代,孔氏宗族绵延昌盛,至第五十七代“言”字辈,人丁已逾万人。其间,又有大批孔氏后裔流寓外地,留在曲阜的也相继迁居曲阜各地,聚族而居,天启年间,孔氏将各宗族支派,划为57个宗户。清康熙年间,孔氏后裔超过2万丁,由此又增为60个宗户,每个宗户为一个族派,号称“六十户”。最初分为六十户时,每户人数多者数千人,一般数百人,极少数户只数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孔氏家族人口增长更快。目前,孔氏后裔已是曲阜众多氏族中的第一大望族,遍布曲阜市各个村落,据1985年统计,全市每3户中就有1户姓孔,每5个曲阜人中就有1个孔子后裔。曲阜以孔为名的村庄有20多个,如孔家村、孔家屯、孔家行、孔家庄、孔家洼、孔家店、孔家道沟、孔家街等等,光是孔家村就有十几个。即使村庄不叫孔家村,孔姓人家也往往占据多数。以陵城镇为例,全镇46个自然村,孔姓超过30%的村庄有11个,其中辛庄村孔姓多达90%。曲阜市13个乡镇、494个自然村,在已调查的9个乡镇,422个自然村中,86.5%的村街有孔姓世居族户。姚村镇66个自然村中,没有孔氏族户的村庄只有6个。没有孔氏族户的村庄,也娶了孔姓人为妻。这样算起来,“无孔不成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中国家族史上的一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