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也可以是一个人名,是国建庭先生的笔名,提起此名,我还曾讥笑过他:“你一个人能代表国家吗?是否太狂妄自大了点吧”,他解释道:“本人姓国,只代表自己三口人的小国家,就像张家斧头、李家汤馆而已,切莫误解。”
认识国家老师好多年了,一直以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微山湖渔家后辈,原来他的故乡是沂蒙山,且有个引为自豪的家庭背景:解放战争时期,爷爷是抬担架,送伤员,运军粮的“支前模范”,奶奶是纳布鞋,烙煎饼,救护伤员的“沂蒙红嫂”,父亲在十六七岁时就被爷爷奶奶送上了前线,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后来父亲从部队转业来到了微山公安湖上分局,做地方治安和剿匪工作,便在微山县安了家。这一“红色历史背景”对他人生的信仰,人格及艺术观念的形成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至在他艺术人生之路上养成了淳朴厚道、勤奋好学、俭诚达观、毅志坚强的可贵品质。
国家老师幼年时受殷宪颖老师的启蒙教诲,那时,他曾与在外地教书的殷老师同住一乡,带着对艺术的好奇和对绘画知识的渴求,常等老师回家时前去拜访,诚恳请教,老师对这个执着且天赋悟性很高的学生很是赞赏和喜爱,对其未来寄予厚望,正是那时,一颗绘画艺术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田里萌发了。后来又受到县文化馆赵明程老师的影响和指导,其艺术才华日益显露。在济宁读大学时,有幸成为著名书画家孔维克先生的学生。俗话说:“人经三师武艺高”。名家大师的言传身教,加之他对艺术如饥似渴地追求,使他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感悟不断提高,越来越得到同行及专家的关注和赏识。
老师的教诲只是一个辅助外因,主要还是他本人对艺术的坚持和勤奋以及忠实于生活,师法于自然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因此他的绘画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风格。这从他的为人和画作上都能看得出来,他的画除少量沂蒙山主题外,大多都是微山湖上的题裁,对此国老师讲 “微山湖是母亲湖,我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沃土上,那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古老文化、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新时期的兴旺景象,还有许多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她给了我无穷的创作激情和对美的感悟,离她,尤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深深眷恋着这方水土。”
他的画并不多,但每一件无不凝聚着心血、汗水和智慧,无不包含着浓厚的乡情,带着泥土的芳香,深藏着对人类无比深厚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真挚的眷恋,每件创作都是经过深入生活,深思熟虑,千锤百炼,以扎实的功力,新颖的表现手法,严肃认真的态度、勤奋执着的精神而为之。近几年来,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结出了累累硕果。
面对商品艺术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能够耐得住清贫与孤寂,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地默默耕耘于艺术天地,艰难跋涉于艺术之路,谱写出不凡的艺术人生,实属不易呀!
这便是我所认识的好友 “国家”老师,一个生活低调且具有“真、善、美”心灵的中国人物画家,他虽不是什么耀眼的明星,也没有惊世骇俗的成就,但从中可看到那种不断超越自我和超人的坚强毅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无疑这将预示着光辉灿烂的希望之光不久会到来,我期待着国老师取得更大的成功,在艺术之旅上走得更远。
艺术简介
国家,原名国建庭,沂蒙山人,1962年11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宁市美协副主席,微山文化馆副馆长,微山县美协主席。1987年国画作品 《假日》在 “首届全国教师画展”中获二等奖。1997年中国画《船儿谣》参加 “齐鲁风情国际书画交流展”赴东南亚五国展出。1999年 《金色荷塘》入选 “中国画三百家”展览。2001年 《曾经动人的歌谣》在 “纪念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中获优秀奖,同年12月 《石榴园》参加“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获铜奖。2002年5月,《沂蒙山母亲山》参加 “纪念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获银奖。2005年国画 《天上人间》入选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并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其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美展并获奖或被收藏,另外在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 《当代中国画实力派作品集》、 《中国美术选集》、 《世界华人书画集》、 《连环画报》以及 《大众日报》等报刊画集发表大量绘画作品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