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市音乐家协会、济宁艺术学校、潘家书院主办的“赵修萍师生二胡独奏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音乐会上,赵修萍师生的演奏,风格各异,形式多样,音质饱满,运弓自如,他们以娴熟的技巧征服了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二胡是中国民族弓弦类乐器中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具有民乐气质和特点的乐器,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穷乡僻壤,二胡声处处皆可闻,这与两位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民间音乐家阿炳的成就是分不开的,他们对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上个世纪20年代,刘天华就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音乐,中国的民族乐器完全能和西洋乐器并驾齐驱于世界音乐领域。而阿炳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天才民间音乐家,他在二胡上的造诣使这件古老的乐器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二胡已经成为国外了解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
音乐会后,赵修萍颇多感慨,他说,二胡作为一件普及乐器,容易入门,学好很不容易,达到一定的境界尤为难。赵修萍先生早年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张锐,张锐老师的二胡揉弦别具一格,用弓饱满,发音刚健嘹亮,擅长演奏刘天华作品,对二胡的表演艺术深有研究,从美学角度提出二胡演奏艺术十二个美的愿望。在多年来演奏和教育实践中,赵修萍先生也总结出了一些办法和经验。他认为,演奏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感人,要在放松的、自然的、舒服的感觉中享受音乐美,享受二胡的特殊魅力,让演奏者和听众在和谐的音乐声中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因此“声、情、技、形、韵”五个字是成功演奏的标准,运用自如了,才能使二胡的演奏具有优美流畅有情的琴声,技巧与内容的生动结合,地道准确的风格韵味,亲切如歌的演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样的二胡演奏才是我们一生不懈追求的目标。
赵修萍先生说,作为一门技术音乐,二胡教学和文化教学不一样,不能搞“大呼隆”,必须一对一,把你自己的研究心得,口传心授地教给学生,再由学生慢慢地消化吸收。现在有些家长,太急于求成,要求一时就看到进步。其实不然,这必须有一个过程。我有两个学生就读中央音乐学院,一位是曾获得中国政府金钟奖铜奖的葛亚南,目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好学生。另一位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三学生李天舒,天舒极具二胡天赋,专业在附中出类拔萃,连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二胡未来之星,受到了赵寒阳、刘长福、闵惠芬等大师的称赞。作为启蒙老师,我带了她四年,她考上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作为济宁二胡学会会长,赵修萍先生为我市二胡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使济宁的二胡艺术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影响力。他讲到,近年来我市二胡普及很快,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二胡业务考级在我市已有八九年的历史了,从第一年包括枣庄、滕州在内也只有几十个考生,到现在逐年增多,仅济宁市区和邹城、兖州几个考点,每年就有两千多名考生,发展之快令人高兴。近年来,济宁二胡学会一直致力于切磋、交流,多次邀请赵寒阳、刘长福、于川等二胡名家来我市演出、教学,给广大二胡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观摩借鉴大师的机会。
对于孩子学二胡的适宜年龄及如何学好二胡等问题,赵修萍先生强调,学习二胡的年龄,应该因人而异,不一定从小开始学就好,小时候学得再好,等大了如果荒废了也没有什么作用。如果作为业余爱好,什么时候都可以学,毕竟学习音乐可以陶冶情趣,提升素质,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但作为孩子,如果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家里有条件学琴,又愿意走专业道路,6岁左右开始学琴最为适宜,因为这个年龄段,不管是生理发育还是接受能力,已经具备了学琴最基本的条件,如果年龄太小了,孩子的手掌很小,目前国内又没有比较专业的儿童琴,小孩子就难以把握大琴。另外这个年龄段,孩子练琴也容易枯燥,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当然了,如果很大了也不行,毕竟二胡技术的发展很快,好多难度较大的曲子,对快弓的要求很高,想要手跑的快,就必须是童子功,一旦年龄大了各方面就定型了,对以后的提高难度可想而知。当然,这里不可忽视的是,一定要有一个好老师的引导。另外,在学二胡之前,最好学上2年左右的键盘乐器如电子琴,因为二胡是弦乐器,音准不好掌握,有了键盘音乐作为基础,耳朵对音准的辨别能力就会很好。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代表着中国音乐的最高水平,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泪流满面,不自主地跪下去,他说这是真正的天籁,是世界级名曲,是要跪下去听的。小泽指挥过无数世界名曲都没有下跪,唯一使这个超级指挥家下跪的是中国的《二泉映月》。这就是中国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音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