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注定是一个旅游红火的假日。作为全国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临沂主打“红色旅游”招牌,把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和绿色沂蒙休闲之旅相结合,吸引了八方游客,红色旅游市场一片红火。
据统计,假日期间,临沂市九个A级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68万人次,同比增长72.8%,实现旅游总收入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6%,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体现。
红绿风情结合个个景区爆满
国庆长假,临沂市围绕“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主题,将红色主题游与生态游、地质游、文化游、乡村游、温泉游巧妙融合,推出了一系列旅游精品线路,既能让游客感受到历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又能悠闲地享受自然山水、领略风土人情。
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日子里,市民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众多游客选择参观革命博物馆、革命旧址,重温红色旅游线路,同家人、孩子一起既欢度佳节,又追忆历史,亲身感受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游览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据统计,在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中,25%以上是青少年学生,33%的受访游客表示到红色旅游景区旅游的目的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孟良崮旅游区、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沂蒙山根据地等红色旅游景区内每日都游人如织,特别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孟良崮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3.58万人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免费向游客开放后,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沂蒙山根据地景区更是游客爆满。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文峰山鲁南革命纪念地旅游区、九间棚旅游区、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纪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旅游区日客流量也较往年多出两至三倍。蒙山、天宇自然博物馆、雪山彩虹谷、天上王城、盛能游乐园、地下大峡谷、莒南天佛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成倍增长。
红色经典热映沂蒙精神传承
近年来,临沂市相继推出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室内版歌舞《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红色风情歌舞《蒙山沂水》,联合策划摄制的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等,使沂蒙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弘扬。
黄金周期间,各红色旅游景区抓住红色经典力作热映时机,推出了一系列别具
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大提高了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沂蒙六姐妹》全国热映之际,孟良崮景区在景区内组织放映了此电影,向游客再现沂蒙老区人民的感人故事。
为丰富游客晚间生活,临沂市推出了大型水上实景红色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形成了“白天看景点,晚上看表演”的良好格局;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推出了纺线、推小推车、推磨等参与性项目。沂水景区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沂蒙红嫂》、婚俗表演和杂技团表演。
红色品牌响亮带富一方百姓
红色旅游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助推器。蒙阴、沂水、平邑、莒南等县依托其较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农家乐”等,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孟良崮旅游区、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省政府成立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九间棚、沂蒙山根据地等红色旅游景区周边大大小小近百家农家乐、旅游购物点、采摘园都在这次旅游旺季中收入颇丰,利润比平时增加了三四成。
“红嫂”、“沂蒙六姐妹”、“拥军鞋”、“拥军煎饼”,这些当年革命的见证,现在经过精心包装都成了响当当的产品品牌。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沂水“布鞋城”有企业近300家,年产布鞋 1.8亿双,实现产值7亿多元、利税6000余万。目前,临沂“红色”品牌的产品已达数百个,涉及上百个门类,带动起数十万人走上致富路,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