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在儒家的“五常”中,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礼”是当时大家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有的朝代上升到国家法制的层面。史载,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学风气被冠以“邹鲁遗风”的美誉。司马迁对齐地与邹鲁的风气作过比较,说:“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
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在孟子倡导的“仁、义、智、礼、乐”五个范畴中,最核心的是仁义,而它体现的却是礼的内容,“事亲”与“从兄”这两者均与血缘相关。由此看来,感恩与责任是孟子最为提倡的礼。
一年来,在山东省邹城市孟府孟庙景区,围绕“礼制空间”的打造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在与旅游的结合中,将“礼”示人,以人传人,广受赞誉。
游必有方,既为礼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礼”不仅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一般人修养身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孔子曾教导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并且告诫他的弟子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学习礼仪的过程,既是确立正确人生理念和规范意识的过程,也是培养造就仁德精神境界的过程。如此,孔孟之乡,理应为儒家的“礼”担当些什么。
今年以来,邹城市围绕“礼制空间”的构建,策划推出的孟庙启扉仪式、古代成人礼——“冠礼、笄礼”、乡射礼、祭拜礼、孟府婚礼等系列演艺项目,在景区实现了常态化演出,既活化了景区的观瞻,又聚集了人气。
笔者了解,早在今年的4月份,邹城市便发布了“教子有方游学邹城”孟子修学游产品。产品主要有“教子有方”亲子旅游,儒学体验游游青少年版、成人版,山青世界国际修学营等三个主打产品,倡导来邹城修学游实现“以儒为媒、以学交友”的旅游新概念。产品发布会上,邹城市与80家参会旅行社签订了孟子修学游战略合作协议,对旅行社组织的修学旅游团队实行门票三折优惠的政策。
发布会上,中共邹城市委副书记赵勇介绍,希望儒家文化能让游客在旅行中确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认知水平,实现文化的传承。
在今年的暑假期间,孟府孟庙景区包装推出了“我的成人礼”私人定制版。笔者曾经亲临真人版的“成人礼”仪式,当接收冠礼者的父母向即将步入高校,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寄语的时候,那些父母与孩子间相互摩擦、融合、交流的往日一一得以再现,随之即来的声泪俱下,喜悦与感怀将泪点飙升。邹城用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借助景区文化这个载体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做法,使孟子文化旅游品牌得以暖心深耕。
2014年,在推出“我的成人礼”的基础上,邹城市全面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礼仪,又持续策划打造了开笔礼、启智礼、乡射礼等专项修学游项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策划包装了孟母亲情剧场,将豫剧《断机教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孟母三迁》等演出悉数搬进景区,进一步打响了孟子文化旅游品牌。
宽以待人,践行礼
系列传统文化项目的活化展示,使景区文化氛围得到外显,邹城二孟景区的吸引力则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强。景区在优惠让利的基础上,去年就推行了按照经主管部门同意,团体申请的程序,对“中小学生免费”的活动,目前一直延续。今年12月6日—2015年3月31期间,孟庙孟府景区又对邹城市民实现免费开放。阶段性免费政策,释放出邹城独有的人文关怀。
当下,在邹城市,每逢周末,市民便扶老携幼,持有效证件到景区售票处换取纪念票,进景区参观。截止目前,免票参观的邹城市民人数已经突破7000人次。夜间“孟子乡音”千场演出季,在钢山剧场如约而至,市民和游客免费观看。“文化暖冬”落到实处的同时,也给旅游淡季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孟庙孟府景区,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每位游客随时随地可以在景区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邹城旅游APP网站,实现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下半年来,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孟庙亚圣殿前,香炉旁边的功德箱上的提示语已经改为了“自愿捐款,免费供香”。景区自掏腰包实现了对所有游客的免费供香,游客可以自行索取,并且由工作人员指引向先师致敬,受到游客的一致赞誉。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邹城市游客量达到31万人。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远途客人,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礼制空间,遵循礼
在孟子的学说中,着眼于将礼内化为一种心理原则。因而他所讲的仁义,其实也不过是“礼”的别名,在有些地方,甚至将仁、义、智、礼、乐这五者均集合在传统意义的“礼”之下。
12月22日,邹城孟庙景区举行的冬至祭祀孟子大典中,从传统邹鲁礼乐出发,力求原味、完整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庙堂下。古韵中的祭孟仪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极具感染力。
另外,此次冬至祭孟大典的音乐全部是现场真实演奏,乐是来源于古代的韶乐,包括编钟、编磬、古筝、古琴等的演奏。编钟遵照礼制,使用的是出土于邹城郭庄的编钟复制品,古琴则由当地古琴专家亲手制作并演奏,乐谱由邹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李小雨潜心挖掘研究出来的。在祭祀时现场演奏韶乐,在建国以来山东地区也属首次,实现了一场邹鲁大地民间文化爱好者集体智慧的集中展示。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员、设备都来自邹城本地,从而为今后在景区为游客常态化开展的民间祭祀孟子活动奠定了基础。”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米怀志对此项演绎活动充满信心。
赵勇表示,恢复系列传统文化的礼制,并非对古代繁琐礼仪的复制。而是根据当下实际,将传统文化以最闪亮的内容展现,让游客和市民感受传统礼制的精华。让年轻一代懂得责任学会担当,以再造的传统仪式规范青年人的身心,感受个人身份的转变,实现人生节点的跨越,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地,亚圣孟子的庙宇应该是庄严神圣的。孟府孟庙景区应该是一个有礼制门槛的地方。要率先践行文明旅游,对于穿拖鞋、吊带装、喝酒、衣冠不整者等不文明者严禁入内,景区内严禁喧哗。还要将入景区的人数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真正还景区原有的礼制空间。”赵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