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刚
就像一个人,城市也自有它的性格。或厚重朴实,或聪明秀雅,或高歌猛进,或恬淡闲适……,每个城市都有鲜明的个性。远者,比如北京,雍容大度;上海,繁华似锦;苏州,婉约秀丽。近者,如曲阜,温文儒雅;微山,轻歌远棹……
城市仿佛上天绝妙的勾勒,山、水、文,浑然一体,厚重不失灵动,灵动蕴含典雅。
山,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有了它,城市便顿显庄重大方。邹城有很多的山,仅在市区就有西北角的铁山、岗山,东南方的护驾山,更不用说远近闻名的峄山、五宝庵山了。铁山与岗山南北相连,像一道屏障横卧在北部,把这座城市环抱于怀中。铁山公园,也成了一处游乐休闲的风景区。漫山的松柏、不知名字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把铁山掩映在无边的绿色海洋中。铁山摩崖石刻,则在山的向阳一面。一片仰面而卧的巨大石坪上,便是南北朝时期刻下的佛经。从山南的楼宇望去,铁山摩崖就是一幅巧夺天工的书法作品。
每天清晨,铁山就早早从睡梦中醒来了。蜿蜒曲折的盘山道,把早起锻炼的人们洒遍了山坡的角角落落。舒缓的音乐、悠长的唱腔、高亢的呐喊伴着漫过林涛的山风,不时穿过重重林荫飘然而至,间或几声鸟鸣,让人全然忘却了一身的疲惫。护驾山,则巍然矗立在城市的东南,四面地势开阔。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到过此地,便因而得名护驾山。今天,这座当年护卫过帝王的山,一跃变成了人们娱乐休憩的园林。松软的草地、飘飞的纸鸢、摇曳的花丛,置身其间,真的恍若仙境。
水,是一座城市的风韵,因了它,城市便潇洒灵动、神采飞扬。一座拥有河流的城市,无疑最令人神往。当你还在护驾山植物园里流连忘返,不经意间抬眼望去,唐王河正向你款款走来。顺着这条河溯流而上,大约有七八里路的样子,就是孟子湖了。孟子湖亦名西苇水库,座落在城市东南,水面浩淼,碧波翻腾。远处青山如黛、斜晖倒映。偶有快艇驶过,犁出两行长长的雪浪。扁舟数叶,游人如织,相映成画。唐王河的近处,是唐王湖。湖中一条小道,直通中间的岛屿,把湖分为南北两半。岛上红亭、亭北拱桥、桥下碧水、水面几个垂钓的鱼竿,渲染出安静与祥和。湖畔垂柳如玉,绿荫匝地,更衬出北岸博物馆的古朴典雅。此刻令人沉醉,仿佛古编钟的乐声,正从远古轻悠而起,袅袅而来……
文,是一座城市的内蕴与魂魄。一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出了邹城自古至今常读常新的精气神。与唐王湖隔街相望,就是孟轲这位夫子的庙堂和家第。孟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白鹭飞鸣。五进院落中,移步换景,古柏抱槐、藤系银杏、桧寓枸杞、洞槐望月绘就了孟庙的“古树四奇”。《孟子》七篇,则流光溢彩,垂范后世。无怪乎清朝乾隆为之手书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孟府,在孟庙的西面,与之毗邻而居。大堂廊柱上,悬挂着隶书金字的抱柱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院内有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縻花,每年春夏之交,满树遍开白色小花,如雪似玉,散发出阵阵幽香。“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古老的邹城,尽如一位不着粉黛的闺秀,落落大方,风韵绰约,叫人怎能不执子之手?
就像一个人,城市也自有它的性格。或厚重朴实,或聪明秀雅,或高歌猛进,或恬淡闲适……,每个城市都有鲜明的个性。远者,比如北京,雍容大度;上海,繁华似锦;苏州,婉约秀丽。近者,如曲阜,温文儒雅;微山,轻歌远棹……
城市仿佛上天绝妙的勾勒,山、水、文,浑然一体,厚重不失灵动,灵动蕴含典雅。
山,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有了它,城市便顿显庄重大方。邹城有很多的山,仅在市区就有西北角的铁山、岗山,东南方的护驾山,更不用说远近闻名的峄山、五宝庵山了。铁山与岗山南北相连,像一道屏障横卧在北部,把这座城市环抱于怀中。铁山公园,也成了一处游乐休闲的风景区。漫山的松柏、不知名字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把铁山掩映在无边的绿色海洋中。铁山摩崖石刻,则在山的向阳一面。一片仰面而卧的巨大石坪上,便是南北朝时期刻下的佛经。从山南的楼宇望去,铁山摩崖就是一幅巧夺天工的书法作品。
每天清晨,铁山就早早从睡梦中醒来了。蜿蜒曲折的盘山道,把早起锻炼的人们洒遍了山坡的角角落落。舒缓的音乐、悠长的唱腔、高亢的呐喊伴着漫过林涛的山风,不时穿过重重林荫飘然而至,间或几声鸟鸣,让人全然忘却了一身的疲惫。护驾山,则巍然矗立在城市的东南,四面地势开阔。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到过此地,便因而得名护驾山。今天,这座当年护卫过帝王的山,一跃变成了人们娱乐休憩的园林。松软的草地、飘飞的纸鸢、摇曳的花丛,置身其间,真的恍若仙境。
水,是一座城市的风韵,因了它,城市便潇洒灵动、神采飞扬。一座拥有河流的城市,无疑最令人神往。当你还在护驾山植物园里流连忘返,不经意间抬眼望去,唐王河正向你款款走来。顺着这条河溯流而上,大约有七八里路的样子,就是孟子湖了。孟子湖亦名西苇水库,座落在城市东南,水面浩淼,碧波翻腾。远处青山如黛、斜晖倒映。偶有快艇驶过,犁出两行长长的雪浪。扁舟数叶,游人如织,相映成画。唐王河的近处,是唐王湖。湖中一条小道,直通中间的岛屿,把湖分为南北两半。岛上红亭、亭北拱桥、桥下碧水、水面几个垂钓的鱼竿,渲染出安静与祥和。湖畔垂柳如玉,绿荫匝地,更衬出北岸博物馆的古朴典雅。此刻令人沉醉,仿佛古编钟的乐声,正从远古轻悠而起,袅袅而来……
文,是一座城市的内蕴与魂魄。一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出了邹城自古至今常读常新的精气神。与唐王湖隔街相望,就是孟轲这位夫子的庙堂和家第。孟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白鹭飞鸣。五进院落中,移步换景,古柏抱槐、藤系银杏、桧寓枸杞、洞槐望月绘就了孟庙的“古树四奇”。《孟子》七篇,则流光溢彩,垂范后世。无怪乎清朝乾隆为之手书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孟府,在孟庙的西面,与之毗邻而居。大堂廊柱上,悬挂着隶书金字的抱柱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院内有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縻花,每年春夏之交,满树遍开白色小花,如雪似玉,散发出阵阵幽香。“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古老的邹城,尽如一位不着粉黛的闺秀,落落大方,风韵绰约,叫人怎能不执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