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庙,又称“亚圣庙”,坐落在邹城城南,红墙护围,松柏掩映,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庙宇。
孟庙始建于北宋景祜四年(1037年),南北长458米,东西宽95米,占地2325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经过历代扩建,现已达到前后五进院落,有四殿、两庑、一堂一祠、一库一所、两座碑亭、十四座门坊。庙内有古碑刻、汉画像石、古树名木等。
棂星门是进入孟庙的第一座门坊。雕梁画栋,重檐斗拱。据说每年只有二、八日祭祀孟子之日,或是皇室大臣前来时才能开门。进入棂星门,为第一进院落。但见门内东西各有一座高大的木坊,名为“继往圣”、“开来学”,意为赞誉孟子对孔子的学说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贡献。
亚圣庙石坊是孟庙的第二道门,四柱三门顶端饰有古瓶、云朵,坊额刻“亚圣庙”三字,坊左侧有明万历九年所立“邹国亚圣公庙”石碑一座。过坊便进入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木苍苍,西侧悬一巨型古钟,传说此钟是从高山被洪水冲下,声震四十里,为百姓报警,百姓得免于难,于是被人们敬若神钟。
入仪门便是孟庙的第三进院落。院内东西各建一门,东为“知言门”、西为“养气门”;两门南侧分别建有“祭器库”和“省性所”;院北并列有三门,东为“启贤门”,中为“承圣门”,西为“致敬门”。承圣门前有一高大碑亭,亭内放置清代康熙“御制孟碑”一幢而名为“康熙碑亭”,是庙内现存最大的一块石碑。
亚圣殿为孟庙的主体建筑,高17米,进深20.48米,横宽27.7米,四周排列擎檐石柱26根。殿前廊檐正反八根石柱,都饰以浅浮雕,翼龙翱翔,栩栩如生,正中门额上挂“道阐尼山”横匾。殿内迎面一幅巨型抱柱对联:“尊玉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均为乾隆皇帝手书。正中神翕内供奉着孟子塑像,东侧有孟子弟子乐正子的塑像。殿内横悬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金匾一块。
亚圣殿后院里,建有五楹歇山式孟庙“寝殿”。始建于元代贞元年(1295年),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寝殿前有古桧三棵,宋植,是孟庙内最古老的三棵树,有趣的是其中一棵树上鸟洞里寄生出几株枸杞来,绿叶红果,成为孟庙四大奇观之一的“古桧枸杞”。
步入启贤门,即进入孟庙东路,甬道两侧碑碣林立,俗称“孟庙碑林”。甬道尽头即是“启圣殿”,五楹,单檐歇山式,殿内神龛中供奉有孟父孟孙檄的塑像。殿内有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一块和西汉天凤三年“莱子候刻石”一块。“秦峄山碑”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
启圣殿后是孟母殿,始建于明弘治十年,殿内供有孟母牌位和孟子石刻像,据说是“孟子自刻为母殉葬石像”。孟庙后院,碑石林立,现存275块各代石刻,还有内容丰富的汉画像石供游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