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6月14日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此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佛牙、舍利、金棺银椁、跪捧真身菩萨等29件珍贵佛教文物,这是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的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首次大规模外展。
“展览以汶上县宝相寺塔地宫样式为设计元素,全面打造一个静谧悠远的佛教圣地。”参加布展的工作人员说,精心设计的展厅布局和光影展示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汶上大宝相寺塔地宫出土文物的精美和神圣。
据汶上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陈洪亮介绍,汶上县文物管理部门1994年3月15日在修缮宝相寺塔时发现地宫隐门,遂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宫室北壁佛龛上,须弥座正中放着一个石匣,其内金棺、银椁函函相套,佛牙、舍利、铜盒、琉璃舍利瓶、水晶舍利瓶、水晶串珠等深藏其中;石匣后面佛龛上为双膝跪地捧真身菩萨像,东北侧置一尊浮雕石弥勒造像。陈洪亮说,这些在汶上宝相寺地宫之中沉睡了900多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们的出土曾在海内外轰动一时。
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双膝跪姿捧真身菩萨像是此次重量级展品之一,菩萨发髻高束,躯体微躬,双手于胸前呈恭捧状,双膝跪于莲台上,佛教界称他为“捧真身菩萨”,意思是双手捧着装在盒子里的佛牙。据悉,跪姿菩萨目前仅发现两尊:除宝相寺出土的跪捧真身菩萨外,仅有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尊捧真身菩萨,菩萨单膝跪地,是唐懿宗为供养佛指舍利而特别制造的。
宝相寺位于济宁市汶上县西北隅,始建于唐代,初名昭空寺,北宋时扩建,更名为宝相寺,成为汶上境内规模最大的千年古寺。宝相寺塔位于宝相寺内,又名太子灵踪塔,为十三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此塔建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宝相寺塔是宝相寺的唯一遗存,也是汶上建城千百年来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