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孔子学院总部一层大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者把一支奥运火炬赠送给孔子学院。 这位老者名叫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是国际著名的中国仪式研究专家和道教研究专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他祖籍荷兰,出生于瑞典,今年已是74岁高龄。1976年,他在巴黎创办了欧洲汉学协会。2001年,施舟人先生移居中国,在福州大学创办收藏西文典籍的西观藏书楼。他曾获法国骑士勋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等荣誉。 2007年7月5日,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00天的时候,施舟人先生正在办公室里办公,突然听说福州大学校长陪同联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来访。原来,由于施舟人先生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媒体和奥运合作伙伴联想集团的推选,他成为福建首位获提名的奥运火炬手。 在拿到联想提名奥运火炬手证书的那一刻,施舟人说:“我热爱中国,能够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他还幽默地表示,自己不是运动健将,怕承受不了这个任务,所以有机会他就在办公楼外面进行一段慢跑,为第二年的火炬接力做准备。 今年5月,奥运圣火在福建传递。在624名火炬手中,高鼻梁、白头发的施舟人手持圣火,跑过厦门演武码头。一路上,周围的人们在欢呼,还有许多人跟着他一起跑。施舟人说:“那时大家是如此的热情、高兴,并靠近我,我意识到这就是圣火,从奥林匹斯山上传下来的圣火。奥运火炬手是一项非常崇高的荣誉,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一个头衔。” “同时,我心中也有一个圣火,那就是我爱中国!”赠送仪式上,施舟人先生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能够把奥运火炬赠送给孔子学院总部非常有意义、有象征性。他希望中华文化能像奥运火炬一样,通过孔子学院传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