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公布了大运河申遗的时间表:中国八省市联合进行的大运河申遗正在有序进行,35个城市都已编制了大运河保护规划,争取2013年提交申遗文本,争取2014年能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上周,申遗办发布消息,称已经初步遴选出大运河扬州段申报点22项。
最新进展 下月在扬通报申遗进度
目前,大运河申遗已经成为国家行动,国家文物局根据国务院的意见已经把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设定为工作目标。因此,大运河扬州段可能是2014年前扬州申遗最有把握成功的项目。
扬州市委市政府对申遗工作的要求是“保一争二”:“保一”就是在大运河申遗中确保扬州重要点段列入大运河遗产;“争二”就是尽量争取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项目也能申报成功。目前计划是今年底前拿出申遗文本,争取国家文物局将扬州项目列入国家正式申报名单,以便早日提交世界遗产中心,力争2014年我市有一项申遗取得成功。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公布了大运河申遗的时间表:中国八省市联合进行的大运河申遗正在有序进行,35个城市都已编制了大运河保护规划,各省进行汇总后,全线的大运河保护规划已经启动在编制。同时确定了申遗的重点线段,然后将启动环境整治,争取2013年提交申遗文本,争取2014年能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扬州市文物局局长、申遗办主任顾风表示,大运河申遗正按照“时间表”科学专业的推进之中,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运河申遗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经过现场考察,初步遴选出全线遗产点预备名单,《大运河申遗文本》及全线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今年4月12日、13日国家文物局将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通报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度及预备名单遴选结果,部署相关遗产点段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工作任务。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
扬州动作 初步遴选出22项申报点
在谈及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点时,顾风认为,扬州境内运河历史悠久,遗存类型丰富,并跨越运河发展各阶段,是中国大运河的杰出范例,生动展现了中国运河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与运河动态发展的变迁过程。大运河扬州段动态发展中所体现的与江、河、淮、湖、海等自然要素的密切关联,反映出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利用自然和人工结合的伟大成就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的代表作。
扬州段运河北起淮宝交接处的小涵洞,南至长江边瓜洲镇,全长156公里,连接了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和白马湖等4个湖泊和宝
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仪扬运河等主要河流。大运河扬州段反映了春秋以来近2500年历代作用的成果,它既是隋代大运河的关键段,也是元代大运河的关键段。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大运河扬州段不仅在漕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有过突出的贡献。
怎样更好地体现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用国际的标准、外国人的视角、世界的语言来讲述世界的遗产、中国的文化和扬州的故事?去年,就大运河扬州段,申遗办经过多次大运河申遗专家现场考察、价值论证,经过反复比较筛选,目前已经初步遴选出大运河扬州段申报点22项。
扬州特质 生动展现运河的变迁过程
大运河扬州段选择申报点有何标准?申遗办相关人士表示,这些申报点就是体现了扬州境内运河历史悠久,遗存类型丰富,并跨越运河发展各阶段,是中国大运河的杰出范例;生动展现了中国运河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与运河动态发展的变迁过程。
大运河扬州段动态发展中所体现的与江、河、淮、湖、海等自然要素的密切关联,反映出中国古代在水利建设方面利用自然和人工结合的伟大成就和创造精神,是人类创造精神的代表作。
例如,宝应古堤,宝应里运河为淮扬运河的前身。古堤所处位置西侧即宝应湖、范光湖。东侧一线主要有范水镇、沿河乡等村镇。运河堤经过清代和建国初两次西移拓宽后,宝应古堤东堤基本在现运河堤的东侧。宝应古堤临城段基本呈“S”形,南有跃龙关。古堤北有北水闸,老城北侧有废弃的明清运河故道。
高邮里运河故道包括运河故道、东堤、西堤、避风塘、高邮御码头、耿庙石柱等。高邮段里运河是淮扬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段河道集中反映了运河由湖道向河道演变的动态过程,是全段运河中唯一反映河湖关系的“活化石”。该段最初直接利用湖泊作为航道,为了航行安全,自宋至明清逐渐修筑分隔河湖的堤防开挖月河,使航道逐渐渠化并因此逐步东移。
南北差异 有些省段已废弃,遗迹深埋地下
顾风这些年去过不少运河沿线城市考察申遗工作。对于单霁翔表态的“2014年大运河进入世界遗产名录”,顾风表示,“这标志着大运河申遗的快速推进,无论是从普世价值、独特性,还是从影响力来看,大运河申遗都可称得上是理直气壮,但是谈价值最终还要具体落实到遗产点,而大运河申遗一直存在着南北地区的差异。”他认为,大运河在有些省段已经废弃,很多水工遗迹深埋地下,大运河沿线三十多座城市组织协调携手完成这项申遗任务,就
是“一场大考”,“我们可以说是在探索中前进,为了科学专业地推进申遗工作,有时候更是前进一步退三步……”
目前杭州、扬州、苏州等城市对运河的保护工作及运河文化开发的力度很大,相反,有的运河城市对于运河的保护、治理等方面做得不足。
大运河沿线共有30多个城市参与申遗,而每一个城市都希望自己的河段有能够成为世界遗产的点。顾风认为,这需要从申遗全局着眼,严格地按照标准来遴选,整体上要领异标新,在具体策略上要删繁就简。较为合适的方法是:先用少而精的遗产点完成申遗,成功后不断扩展新的遗产点,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日常化。
附表: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廊坊 沧州 衡水 邯郸 邢台
河南省: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洛阳 郑州 开封 商丘
山东省:德州 聊城 泰安 济宁 枣庄
安徽省:淮北 宿州
江苏省:
徐州 宿迁 淮安 扬州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浙江省:嘉兴 湖州 杭州 绍兴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