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麦克时,他刚刚熬过一个连轴周末,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几乎一刻不曾停歇,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许多天。眼下,他和妻子李春晓开办的英语培训学校正处于上升期,因为人手紧缺,作为外方经理的他只能临时顶上并连续作战。
虽然身体疲惫,但麦克仍然坚持亲自下楼迎接我们。邮电新苑小区临时租住的房屋里,妻子李春晓做翻译,麦克接受了济宁日报的专访。
出身于美国教育世家的麦克说,他和中国特别有缘。他的出生日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日;大学期间,他主修的课程是东亚学和教育学,而东亚学70%以上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大学毕业后,不少同学选择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与美国文化相近的国家游历,而他却偏偏对古老而神奇的中国兴趣盎然;最让他感觉幸运的是在中国游历的这段岁月让他悬空的“另一半”从此有了归宿,他摇身一变成了地道的中国姑爷;如今,他事业的起点(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又浇铸在了鲁西南这片孕育传奇的土地上。
在中国,麦克游历过的地方很多,渭南、宝鸡、西安、武汉、青岛、济南……在古城西安的一所外语培训学校里,麦克和李春晓相识相爱。
麦克说,因为语言差异,最初阶段,两个人的交流并不顺畅,这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往往就是一本英汉双解词典。麦克的憨直可爱给春晓留下了深刻印象。初次约会时,麦克竟然穿了两支不同颜色的袜子,这让她笑得前仰后合。原来,麦克是急匆匆地从课堂上赶过来的,那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群刚入学的孩子,内容是色彩,为了让孩子能够对色彩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他特地穿了一双不同颜色的袜子。
经过两年多的相处,两个人关系逐
渐稳定,春晓觉得是时候把麦克介绍给自己的家人了。从电话中得知女儿找了一个外国男朋友,春晓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黑的还是白的?”当得到“白的”而且只有27岁的答复后,老人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下。
爸妈是不干涉了,可爷爷却不干了!北大法律系毕业、精通英日俄等五国外语的爷爷以他将近90年的人生阅历告诉孙女:跨国婚姻,难!
爷爷提的问题很现实:两人文化差异这么大,如何相处?将来有了孩子,教育方式又该如何确定?在中国,外语可以作为一门生存技能,去美国又当如何?老头子甚至专门搜集了厚厚一沓跨国婚姻不幸福的材料给孙女寄了过去。
收到信的那一刻,李春晓伤心地哭了。麦克却不甘心,他要向老人证明异国恋也能幸福,而证明的第一步是见面。
2007年9月,李春晓把麦克领进了家门。初次见面,高大俊朗的麦克给春晓的家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很文明,很懂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处。”有一件事让春晓的爸爸念念不忘。作为年轻人,麦克他们睡觉往往比较晚,为了不影响老人休息,晚上去厕所从客厅经过时,麦克每次都是先脱掉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老人知道后大为感动,直夸孩子“懂事”。让人更感意外的是,原本反对最激烈的爷爷反而和麦克聊得最投机。后来,春晓听父母说,在他们到来之前,为了方便和麦克交流,爷爷甚至将多年不看的英语书翻出来偷偷复习了一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麦克在济宁待了整整三天,把春晓的七大姑八大姨见了一个遍。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认得清,语言也不怎么通,可麦克懂得:微笑和谦恭是最好的通行证。这次见面让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巩固。
2009年7月8日,麦克和春晓的婚礼在济宁
举行。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射箭、跨马
鞍、迈火盆、行结发礼、给父母敬茶
……最传统的结婚习俗,一样都
不少,两个人做得一丝不苟。麦
克的爸爸专程从美国赶过来参
加儿子的婚礼。两位新人在数
百位亲朋好友的瞩目和祝福
声中迈入婚
姻 的 殿
堂。
成
家后的麦
克·沃德夫
妇选择在济宁
定居,并决心在
这里开创一番新事
业。经过不懈的努力,美城外语学校正式成立。两年下来,学校面积由最初的不足两百平米发展到七百多平米,学员也由刚开始的几十人壮大为将近三百人。
麦克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济宁的孩子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最原汁原味的美式英语,并提醒说千万不要小看这项活动的意义, “看似民间的小举动,其实往往能够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还记得 ‘乒乓外交’ (theping-pongdiplomacy)吗?那不就是小球推动大球、民间活动推动上层变迁的最好例证吗?!”
在济宁待得久了,麦克的生活习俗开始逐渐“中国化”、“济宁化”。“肯德基”、“伦巴萨”等西式餐厅他基本上不再光顾了。如今,麦克最喜欢的食物是济宁名吃“甏肉干饭”。在他看来,这个东西“虽然不好看,但吃起来很香。”其中的“卷煎”更是让他百吃不厌,基本上每周都要吃上两三顿。糖蒜、火锅也在最受欢迎的食品之列。
工作之余,麦克也会上网浏览一下国际新闻;或者干脆看一会儿电视,他最喜欢的电视频道是CCTV5和CCTV9。最迷恋的体育项目是篮球,足球也爱看,对姚明的评价是“hugestone”(巨石般高壮)。
天气晴好的时候,麦克还会骑上摩托车,到济宁周边去逛逛。问及印象最深的景点,不是 “三孔”、大运河,也不是梁山、微山湖,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陵园路。麦克说,刚结婚时在那边住过一段时间,至今仍然对那里的融洽氛围割舍不下,“来中国之后的许多“生存技能”都是在那里习得的。”
盛夏时节的傍晚,柔和的灯光下,各式特色小吃摆上了本不宽绰的街面,诱人的香味儿中夹杂着嘈杂的吆喝声。吃罢晚饭,街坊邻居拎个马扎,摇个蒲扇,都到街上来了。虽然语言不通,可麦克和左邻右舍照样 “谈笑风生”。慢慢地,麦克还从众邻里那里学会了 “济普”(济宁普通话的 简 称)。采访过程中,摄影记者杨国庆
不住地 “挑逗”麦克家的小狗
Rex,引得它一阵 “呜呜”,
麦克就拖着济宁特有的长
腔安抚它道: “Rex,怎
么了?他是好人呢!”引
得众人莞尔。
春晓介绍说,麦克
讨价还价的能力也是在陵
园路那里练就的。自从明
白了买东西还可以还价之
后,麦克就时不时地想露一
下,到超市购物也不例外。当
售货员提醒他,超市不允许还价
之后,他还不依不饶, “那你搭我
个这好吧?”弄得售货员哭笑不得。
麦克的爸爸来济宁参加他们婚礼时,曾经专门画过一幅陵园路街边市场的水彩画,并把自己和麦克的妈妈一起加入了画中。临行前,他把画留给了儿子。麦克视若珍宝,把它裱好,悬挂在餐厅的显要位置。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他都要仔细认真地介绍一番。
事业稳定之后,生孩子的问题也便提上了日程。现在,麦克把名字都预备好了。因为春晓的下一代是“超”字辈,所以如果是男孩就叫“李超市”,是女孩的话就叫“李炒面”。为何叫“李炒面”呢?众人不解其故,麦克笑着解释说,“因为我是‘麦’子嘛(麦克),到了她这一辈就应该变‘炒面’了!”众人哈哈大笑。
这就是麦克,一个济宁洋女婿的幸福生活。
麦克向记者展示父亲创作的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