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经验能给高考什么建议?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宋晨希 发布时间:2017-06-22
摘要:现在的高考,仿佛变成了一种全民的狂欢。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在六月的日子里关注一群高三的孩子。以前有句话形容高考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独木桥的边上好像又增添了一群看客。 有专家学者扬言高考是万恶的制度,它抹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失去了创造

  现在的高考,仿佛变成了一种全民的“狂欢”。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在六月的日子里关注一群高三的孩子。以前有句话形容高考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独木桥的边上好像又增添了一群看客。

  有专家学者扬言高考是“万恶的制度”,它抹杀了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失去了创造力,造就了一群“变态”的中国人,甚至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经“病入膏肓”。(郑也夫《病入膏肓的教育是怎样炼成的》)。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历经四十余年,的确产生了种种问题,但它作为一种最不坏的制度,应该说仍旧体现着教育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很多人提倡取消高考,但“诺拉走后会怎样”,恐怕很多人并没有想过。高考是古代科举制度的延续,而科举制度是除四大发明外,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古代的科举有着它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科举看高考,或许会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视角……

(一)

  科举制度的起源,现在专家们还众说纷纭。但值得确定的是,公元582年,隋文帝下诏:纵未经仕宦,材望灼然,虽乡望不高,人才卓异,悉在举限。(《文馆词林》)。隋炀帝命令,只要是有才的人,不论他之前是布衣还是门阀士族,只要有才,都可以被推举做官。

  隋文帝废除了使用400多年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要知道,隋朝之前,中国晋升仕途的道路都被门阀氏族所独占。那是一个寒门子弟没有出头机会的时代,社会阶层也不能上下流通。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隋文帝一举打破了已经板结化的陈规陋习,让普通寒门弟子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公元587年,正式实行“岁贡”,让各地的文化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政府当官。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如此评价,“巨大的中国其变化也巨大……如果必须在什么地方找出转折点的话,那就是开皇年间选举制度的重要转变”。(《九品官人法研究》)

  自此之后,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种制度不得人心的话,它怎么可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那么久的时间?

(二)

  我们现在对于历史,经常做着简单而粗暴的评价,仿佛以前的任何制度都是变动不居的,以局部的印象评价整体发展过程,这是现在国人认识历史最大的弊端。

  “五四”以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很多人对科举制度大张挞伐。比如,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里面,鲁迅写尽了科举对人性的摧残。梁启超更是在《科举与青年》的文章中认为科举“上不足以尽所学,下不足以救饥寒,千金屠龙,成亦无益”。

  其实,仔细考察这些人的论述,他们抨击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八股文考试。

  现代人对于科举考试的认识往往浅薄,它经历了1300年,内容也是在不断调整和变换的。

  唐代时候的科举,其考试科目之多,甚至要甚于现在的高考。比如,唐代除了考经典、历史、法律等等,让现在人更感觉到惊奇的是还要考数学,口试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唐代比较重视考生们的作诗能力,所以有唐一代,唐诗大盛也是不足为奇的。

  宋朝的科举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王安石也对科举进行了一番改革。唐代的考试里面有帖经墨义,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和死记硬背的简答题。王安石认为,这种考试 “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因此力主废除,改考策论。所谓策论,则是考生要对天下大事献计献策,发表议论。这种策论往往具有时效性,宋代皇帝就曾出过好几次考题,让考生们表达应该如何与北方少数民族辽朝进行对抗。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说古代的科举扼杀了人们的天性。其考试方式,反而可以为现在的高考做一些借鉴,现在高考究竟是考创造力的内容多,还是死记硬背的内容多,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至于明清以来的八股文,其起源来自于明太祖朱元璋。现在对于八股文诟病最多的是其形式的死板。八股文分通常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和收结等部分组成。写作八股文,要严格的按照程式,比如要代圣人立言,结构要符合起承转合等等。

  对于这些规矩,瞿秋白大加指责:八股文原是蠢笨的产物……什么代圣贤立言、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透底》)。

  但是这种写作方法,在现代考试中究竟是否取消了呢?凡是上过现在作文课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起承转合仍不失为高考语文作文最好的方式。甚至托福考试,仍旧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写英语作文。环顾所有好的作文、文章,似乎都难逃这样一种形式。

  

八股文
 
八股文

 

  至于八股文考试的内容,比如代圣贤立言,考题围绕《四书》《五经》里面的知识,这些弊端的确值得批判。但正如何怀宏在《选举社会及其选举终结》中所认为的,八股文毕竟划定了一个标准,让人们可以在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试。“八股主要是考一种理解经典及组织文字的能力,要求理法与文辞兼备”,我倒是觉得这样一种考试,很像现在的数学或者物理考试,考察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即最基本的逻辑思维,如果一个人没有逻辑性,即使他背再多的圣人典籍,恐怕也无法高中。

(三)

  到了1905年,科举被废除,其对中国带来的危害,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都不能消弭。

  科举被废除之后,中国教育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社会上不再有一个公平的准绳来录取人才。民国时期,所有学校都是自主命题,各自为战。这其实造成了中国大学的混乱局面。

  民国以来,中国的大学连博士学位都无法授予,就连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学校也是寥寥无几(只有西南联大这几所)。很多大学成为了一种“预科学校”,即为西方教育制度储备人才。民国的学术人才,要完全要依赖西方的输送,但这如何可以满足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

  难怪后来钱穆对民国的教育制度颇为诟病,“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

  民国时期的考试,也经常变得非常随意。最有名的就是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请陈寅恪出的考题。陈寅恪出了一个对联,即“孙行者”。一时被传为佳话,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当成民国学术思想自由的一个例证。

  不过,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考试未免太过随机,也不可能全面考察一个考学的学问与学识,将学生们一生的命运当做儿戏。

  科举的废除,伴随的是中国公平公正门径的消失,带来的是混乱的教育局面。

  那些主张废除高考的人,民国的案例可以给他们敲一个重重的警钟。

(四)

  当我们了解了从科举时代到民国时代中国考试的发展与变化,我们可以更加体味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

  当然,高考走过了进40年之后,也遇到了它前所未有的瓶颈。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图为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长沙晚报 图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图为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长沙晚报 图

 

  首先,高考的题目难以与时俱进。中学的教材,几十年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很多新鲜事物没有入选课本。课本,理论上应该是学生们了解世界的最重要途径,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课本内容与现实脱节,这让学生对课本的重要性产生质疑。

  其次,高考仍旧侧重死记硬背。这是高考最遭诟病的内容。遥想古代科举,还有策论考试,但现在的高考却不会让学生有对任何事物发表议论和看法的余地。“平时袖手谈心性”,似乎到现在仍可适用。

  高考与西方的考试内容相比,其差距更是不可以道理记。欧美国家,现在已经步入后现代社会,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尊重人的各种权利与价值。考试内容注重创新,尊重所有人稀奇古怪的想法,只要你的想法符合逻辑,符合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都可以被社会所承认。西方的考试,几乎取消了死记硬背的内容。

  要知道,在当代计算机检索发达的时代,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查询飞快地得到,死记硬背的作用到底在哪里?恐怕很难找到。 (当然,万事万物都不能走极端,对于最基本的内容,比如《人权宣言》、美国的宪法,学校还是会要求孩子们去背诵)。

  第三,高考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直辖市的分数远远高于地方城市和乡镇。山东和河南等地的录取分数,更是拔得全国头筹。这种对于教育资源无情的划分,其动机是保证城市的人口素质。其背后的思维,仍旧是中国建国以来牺牲广大农村地区政策的遗留。或许,这一政策在几十年前,有它些许的意义。但到了现在,城乡人口的素质差异已经日趋接近,城市人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其他地区的人也能同时接受。高考的地域歧视政策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所以,高考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取消。不过,高考的改革,是一场牵动全社会神经的“战役”,在现在,随着利益链的逐渐形成,其改革背后所造成的阵痛,回叙会更大。可是,任何一种改革,都将会付出极高的代价。1905年废除科举,众多皓首穷经的考生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其造成的震动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政府也不得不想尽办法收纳这些失去了用处的科举士子。

  现在,高考正在逐步改革,但其过程着实缓慢,甚至有些不得其法。虽然当今高考改革者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变,还没有让人看到门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高考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