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藏佛牙銘箋疏
鄆州《山東通志》:北宋鄆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轄中都等六縣。中都縣即今汶上縣。《史記》: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唐宋亦名中都,金泰和八年(西元1208年)改中都縣為汶上縣。郭城內趙世昌先于熙甯宋神宗年號,凡十年。六年西元1073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詣京師北宋都開封。于嘉王宮宋英宗幼子即嘉王趙頵。孫政處,求得佛牙《大般涅盤經·聖軀廓潤品第四》: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剛體,成末舍利,唯留四牙,不可沮壞。《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佛有四牙舍利,一在天帝釋處,一在犍陀羅國,一在羯陵伽國,一在阿羅摩邑海龍王宮。《悟空入竺記》:唐貞元六年(西元790年)法界回到長安,將佛牙進獻唐德宗,德宗賜名悟空。《大莊嚴寺新修佛牙寶塔記》:貞元十年(西元794年)悟空佛牙移奉長安大莊嚴寺新修佛牙寶塔。《冊府元龜﹒崇釋氏門》:後唐明宗天成二年(西元927年)九月,益州孟知祥令僧五人持佛牙長一寸六分,雲僖宗幸蜀時留之,今屬應聖嘉節,願資壽命,宣示近臣。又,後晉高祖天福三年(西元938年)十一月庚午,西京左右街僧錄可肇等齎佛牙到闕,宜付汴京收掌。《夢溪筆談》:熙寧中,予察訪過咸平,此有一佛牙,甚異。後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又,《聞見後錄》:咸平縣僧藏佛牙一株,其大兩指許,淡金色,後神宗迎之禁中,遂禦封匣而歸之,今人罕得見者。《參天台五臺山記》熙寧五年十月廿三日:次禮佛牙堂,內見徹,銀蓮花座上置佛牙,長一寸三分,廣六分,厚四分雲々。今禮拜燒香,涙下數行。一肢猶身、軀、體,敬謂真身完美。、舍利梵語Sarira的音譯,另譯“設利羅”或“室利羅。數百顆。今以自備石匣、金棺銀槨、水晶、玻璃七寶之屬。及有施主將到者,以金為棺、以銀為槨、以石為匣,非不勤意盡心竭力、殷勤敬禮。也。是以葬於當縣寶相寺北魏古刹,寺原有“太和三年(西元479年)”造萬斤精鐵大鐘,唐時名昭空寺,宋咸平五年(西元1002年)易今名。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宋真宗封禪過中都,駐蹕寶相寺。太子靈蹤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本是釋迦族的王太子,故有“釋迦太子”的稱號。之塔。時大宋元豐四年西元1081年二月二十八日刻記于此石匣左側,銘文計171字。。
#p#副标题#e#糾首發起首領趙世昌,妻王氏,前妻李氏男進士中、妻程氏,女大娘出適進士張瑋,次女三娘,孫男希偉。
同修塔僧永實,住持院主僧永堅,副功德主僧。雲太,都管勾賜紫僧知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