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北宋地宫出土大量文物,其种类之多,品质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北宋考古史上甚为罕见,是迄今发现的北宋时期等级最高、历史背景清楚、纪年明确、艺术价值极高的佛教文物。其中,双膝跪姿“捧真身菩萨”造像为世所仅见,一百多件“七宝”为北宋皇室供品,曾被一方信众视为圣物的一枚佛牙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印证着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佛教崇拜状况。
与会学者认为,“太子灵踪文化”是汶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领域涉及宗教、历史、考古、民俗、艺术、地理、旅游等诸多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汶上当地以往在研究工作方面迈出了一定的步伐。今后,应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相关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宗教杂志、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佛教文化》、《中国民族报》、凤凰佛教网、洛阳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等近20位佛教研究学者参加研讨会,其中包括黄心川、楼宇烈等著名佛学专家。汶上县委书记周桂萍在会上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汶上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源。《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夏年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发表了简短致词。
2008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出席人员名单
与会县领导名单:
济宁市政协主席赵树国
济宁市政府副市长侯端敏
汶上县委书记周桂萍
县委副书记、县长孙琪
县政协主席杨作甫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玉强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姜永伟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徐玉金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同斌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长马玉申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汪海波
与会专家:
黄心川(携夫人夏梁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
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玉城 洛阳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所前所长
罗世平 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夏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纪华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徐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 彪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 松 中国宗教杂志社总编
桑吉扎西 中国佛教协会《法音》编辑、《佛教文化》副主编
张广艳 中国民族报宗教版主编联系电话
周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严耀中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金科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馆长
谭世宝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陈 坚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凤凰佛教网:曹立君、崔明晨、李保华、敦振威、梅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