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宝相寺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为昭空寺,占地25亩,北宋咸平五年重建,宋真宗禅封泰山时驻跸汶上,见该寺老态龙钟颇居宝相,御赐昭空寺为宝相寺。虽千年来,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的宝地,但因年久失修,又加之战火频临毁于1946年,仅剩寺内太子灵踪塔。此塔始建于北宋(公元1112年),塔身高45.5米,为砖砌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砌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簿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有“黄金塔”之美称。
按照原寺的风貌,新建宝相寺总规模占地面积为280亩(旅游景区占地1240亩)。主要景观有:苦海,菩提树,须弥山,宝相寺,地宫、太子灵踪塔,玻璃境界透彻卧佛,蓝毗尼园、菩提迦耶、鹿耶苑、南海、观音院、东海、东瀛佛教、东方三圣、佛教文化博物馆,塔林,西方三圣、舍卫城,阿育王柱,南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在景区内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方向有佛祖四大护法天王,即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增长天王。景区五大旅游亮点:一是九龙浴佛、荷花撞水、佛祖出世;二是五彩玻璃透彻卧佛,佛祖涅槃;三是宝塔佛光,佛祖显灵;四是夜空祥云,佛祖现世;五是每逢佛教主要节日都举行“梵天佛韵”大型文艺演出,演出佛祖出生、出家、成佛、涅槃、佛牙舍利到汶上的故事。
按照总体思路,分期实施,逐步形成三路布局,五进院落的宏大格局。第一期工程供奉殿、塔宫、碑廊、塔院、太子灵踪塔的葺修、博物馆等已于1998年竣工。第二期工程开发建设的大雄宝殿、佛像正在建造中。大雄宝殿样式仿北京太和殿,比曲阜大成殿高0.8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殿。佛光阁是五层建筑,内有万佛碑,雕刻1万尊佛像,也将以世界第一碑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登佛光阁观佛将成为人生一大幸事。第三期工程开发建设天王殿、藏经楼、观音阁、摩尼殿等。第四期在第三期的基础上,逐步开发相关的配套设施,仿洛阳白马寺,建一个现代化广场,围绕宝相寺路两边的宝相寺湖、鸳鸯湖,建设以宝相寺为中心的连片古建筑群,成为世界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