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它历史悠久,鲜明的运动风格和特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查拳舒展大方,动作流畅、敏捷快爽、神形兼备、气势饱满、招势完美、理精法全著称。至于查拳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一说是一位查姓拳师创此拳后用姓命名查拳;二说是一位名叫查尚又名查密尔的人来山东留下此拳,取姓为拳,称之查拳;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有一位中洲人氏名叫伍殿章,少林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习武,艺成后,云游四方以武会友,最后取众家长归纳自成一体的拳术称之“杂拳”。因“杂”“查”谐音,后遂称为查拳。等等,说法不一。查拳究竟起源于哪年,谁创此拳?有待与查拳爱好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山东查拳于清代康熙年间,已在黄河流域盛传。历史几代拳师的辛勤传播和发展演变,清代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山东冠县、任城今济宁)逐渐成为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从查拳的拳谱资料和技艺传播的地域分析,冠县两式查拳师承上分途约在清朝雍正年间,而任城一脉查拳技艺的形成还要早些。约在清光绪乙丑年以后,三派查拳始远近闻名。(张氏张其维、杨氏杨鸿修、李氏李恩聚)。
任城李氏查拳以李恩聚为代表。他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亲李振基习武,秉承祖传查拳技艺,精于技击,为李氏查拳代表人。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曾被河标营录为营官,在父亲李振基的支持下,后辞官离家出走,云游四方,寻师访友,广交武林俊杰,使武功更加增进。数年后,回任城开设锦源公镖局并亲自压镖,奔走在大江南北。晚年应上海精武会之邀,在精武执教,曾在全国国术擂台赛中获奖,其子女李龙彪、李凤彪均曾任教上海精武会。由于他执教严谨,授徒极少。济宁沙荣民、李龙彪、李凤彪、是其主要传人。
沙荣民山东济宁人,回族,幼年随李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先生习练查拳,在恩师的严格要求下,身得真传。成为李氏查拳继承人。受恩师的影响,授徒不多,常和师弟李龙彪研究查拳技法。晚年开始授徒,1935年,收刘东海为徒传授李氏查拳。
李龙彪(1903—1989)号凤池,山东济宁人。清宣传元年(公元1909年)随父李恩聚习李式查拳。1913年又从吴鉴泉习吴式太极拳,并兼学上海精武会所授武术内容,16岁获精武会高级毕业证书。1921年后始任精会教习,1913—1935年受总会委托赴广州精武分会任教。1935—1947年被聘为部队武术教官。1947年后回上海精武总会任教。建国后曾任上海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1962年回济宁,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1986年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刘东海(1927—2003)回族,山东济宁人,著名武术家。1935年从师沙荣民、李龙彪习李氏查拳,为李氏查拳继承人。建国后曾多次全国、省及华东区武术比赛、表演。1984年参加全国武术交流观摩大会获一等奖。曾多次在省、市武术比赛任裁判长、仲裁等,济宁市武协委员。2003年春因突发病治疗无效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