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贵州省思南县。思南是"云贵邹鲁"的代表。昨天许县长率我们一行6人开启朝圣之旅,花了11个小时,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邹鲁文化到我们哪里,走了1400年。
北宋政和年间,有夏氏父子流寓思州,土司蕃部长田祐恭让其传授儒学,自此,宣慰司学、府学、书院的传习,使儒学在乌江中下游这片贵州开发最早的地方得以传播。
思南有乌江,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在江河文明时期自然成为地区文化先行之地。邹鲁文化传入后,乌江文化成为儒家文化与地域民族文化(巴蜀文化为主)交融的特色集成文化,育出了"贵州科举教育之父"田秋、倡导"躬行"的理学家李渭等文化大家,影响了乌江流域文化教育600多年,思南成为贵州为国家输送人才最多的县份,他们的思想和贡献正成为贵州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思南被誉为"黔中首郡、乌江明珠"。
我是思南教育局长,说几句教育的话。从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开始,学校教育功利化越来越明显,为学而为学、学以修身的精神育人的本质逐步淡化;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诸如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的侵略,正在浊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
关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到了上下都需用力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学校教育更是必须全力使劲的主阵地。
我们在学校做了两点工作:
1.以地方教材(课程)为基础构建传承地域特色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编印《思南读本》、《贵州教育先贤田秋》、《中华百喜文化》、《土家花灯》等地方教材,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开课。
2.以大文化、大阅读活动为载体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起恢复了文庙祭孔活动(政府公祭),在县内主要景区建设国学馆、研学基地,规划建设贵州科举文化博物馆,成为传统文化研习体验基地;开展"大阅读"活动,改寒暑假书面作业为阅读作业,每天师生晨诵、每月评选"书香家庭",每年举办"经典诵读节",推进经典文化入脑入心。
我们有两点倡议:
一是政府要有大作为。建设文化传承基地,改革学校、师生绩效评价,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提供保障。
二是文化研究机构、文化市场主体要有大作为。创设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承形式、载体(圣诞老人、圣诞树多可爱,还有礼物送),不能让传统文化变成"老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