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鲁西南当地专用的一个土名词,指的是为亡人送葬时所用的纸扎车、马、房屋等,也叫“纸扎活”、“罩子”。原出于古代节日迎神、赛会,由舞团所扮演的杂戏、杂耍,乃敬神、娱乐用词,在民间逐渐演变为为死者扎纸送葬之专用。
扎纸送葬由远古时代以生物、活人“殉葬”演变而来,把这些纸人和物品焚烧掉,便视为到阴间可以为亡者使用,借以表达儿女们对老人的一片孝心。
当地俗语说,“穷人不可富葬”。“社火”其实代表的是“活人的眼气儿”,视丧家的财力而行,穷人可以少用或不用,富者多多益善,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后来,不管穷人富人,都会为死者扎很多“社火”,哪怕生前片瓦不存的亡者,儿孙四处借贷也要给其扎整套的“社火”,希望穷困一生的老人到阴间能过上好日子。有的儿孙在老人活着时不行孝,老人死后也会给其扎“社火”显示“孝心”。
儿孙给扎的“社火”再好,有没有福气享用还是一回事。民间一直认为,这辈子做了恶的,到阴间不会有好日子过,老天会惩罚他,在出门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让他的“社火”破败不堪。去年,有朋友的祖母病故,出门那天,上午大风刮个不停,天阴沉沉的似乎挂着雨滴,没想到下午送葬的时候,风全停了,太阳也露了脸。一路上不断有老人说,这老太太有福气,落了个全活“社火”,都是平时行善积的德啊!
如今,“社火”的种类也是与时俱进,更加“现代化”了,电视机、电脑、小轿车一应俱全,有的还扎起了“小高层”,甚至还有扎“冥界银行”的,想让亡者的金钱取之不断,用之不绝。将来,碍不着会有扎宇宙飞船的,让亡者再做做太空旅游呢。
说起来,一方面,“社火”寄托着家人对亡者的感念、祝福等情感,不易杜绝;另一方面,这些东西被焚烧以后,除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满足人们的一点儿虚荣心,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