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清代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载有《春秋三国世家》,除《滕世家》、《薛世家》之外,还载有《小邾世家》。《小邾世家》翔实地记载了郳城的地理位置,即在(滕)县城东,并考证了颜氏世家的起源及迁徙。 七、历代《颜氏宗谱》、鲁国(今曲阜)《陋巷志》(即《颜氏世家志》)、国内外各地《颜氏族谱》记载:颜氏的发祥地在山东滕县。唐代,《颜氏家庙之碑》的记载是:“邾武公(夷父颜)名夷父,字颜,子友,别封郳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此碑今存西安碑林。训诂学家颜师古少受祖上承传,其后又将终生的考证传谕子孙,曾伯孙颜真卿自幼受承传,撰文书写了颜家庙碑。到公元780年才将此碑立于家庙,并续有《颜氏族谱》。同年秋天,颜真卿的子侄八人再次受封,侄男颜顶封氶(音“承”,后名“峄县”)县,上任后曾专程来滕县城东的郳国故都遗址祭祖凭吊。 近期有新闻媒体以《小邾国历史悬案“告破”》、《深山里挖出遗失古国》等为题报道,把小邾国国都定为山亭东江,且附有局部夯土层墓葬围墙图片加以证明,这种草率的做法令人费解:拿不出整体遗址的轮廓,没有门殿厅堂的城迹都痕,难道就能认定是国都遗址吗?但凡稍有点历史常识,也不会那样轻意的定论。滕州古为“三国五邑”(滕、薛、小邾三国)之地,昔日的滕县有两个村庄叫“庄里”,县城西庄里是滕侯的护墓庄园,县城东庄里(今山亭东江小邾国陵墓之南)是郳侯、小邾国君的护墓庄园,两地相距60里,滕侯卒葬在国都之外,郳侯、小邾国君难道就不是周王的诸侯?难道就不遵守周礼吗?滕侯陵墓昔日也有高约丈余的夯土围墙,也叫“城顶”。城顶即阴城,阴城就是诸侯的陵墓,把阴城认定为国都,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日前,笔者专访了几位资深的、不久前曾参加过山亭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教授。他们说,在山亭研讨会上只认定天下颜氏源于春秋小邾国,并没有把东江陵墓遗址认定为小邾国国都,几位专家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无不使人肃然起敬。 商代的“兒”国、西周时代的“郳”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倪”国(即小邾国),三代一城一地的古国都遗址都在滕州市小邾城街,滕州历史是不容篡改的,颜氏史实也是不容篡改的。2004年9月23日,在山东临沂召开的“第八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代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颜友开国定都的课题再次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大会认定小邾国故都遗址不在别处,就在山东滕州市小邾城街。并形成决议:将以“第八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的名义,在滕州市小邾城街建立“古郳颜氏故址”碑一座,以永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