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素称“群经之首”。无可否认,它原是上古一部卜(用龟壳裂纹测吉凶)筮(用蓍草测吉凶)之书。
“易”字何义?传统儒学认为是“简易、变易、不易”;道家认为“易”是日月二字的组合。(上日下月。近世甲骨文研究确有象形上日下月的“易”字)。近代又有认为“易”是蜥蜴的简化。蜥蜴多变,但总不
两千多年来,易经注本之多据说有两千多种,可见其难读难懂。《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老年删诗书定礼乐,“晚而喜《易》”……读《易》韦(熟牛皮)编(用皮条编竹简)三绝(断了三次)。《论语》说:“五十而学易”。由此可看出,孔子喜欢读《易》,而且读了多遍,同时说明《易》确实不好读。孔子序了《彖》、《系》、《象》、《说卦》、《文言》,贡献之大难于言说。然而,孔子到底用《易》占卜(算卦)过吗?古籍上有记载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有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叫商瞿,孔子传《易》于他。《史记·张守节<正义>》上说:“瞿年三十八无子,母欲更娶室(想再给商瞿娶一个)。孔子曰:‘瞿年过四十当有五丈夫子(五个男孩)’果然。”《中备》上说:商瞿年过四十时,孔子想叫他到齐国去,其母不愿意,孔子给他母亲算了一卦说:你儿子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贡问孔子说:老师怎么知道的? 孔子曰:“卦遇《大畜》,《艮》之世,九二甲寅末为世,六五景子水为应。世生外象生象来爻生户内象,《艮》别子,应有五子,一子短命。颜回云‘何以知之?”内象是本子,一《艮》变二丑三阳爻五,于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
为什么短命?孔子没有说清。我对《易》确少研究,对卜卦更是一知半解。今又老残,难以索解,以俟专家们解之。
孔子自解“丧家之狗”
“丧家之狗”今指失去主子无处投奔的坏人。
但是,这种解释用在周游列国的孔子身上并不合适。《史记》上说的孔子如“丧家之狗”,是形容孔子东奔西走不得志的样子。
最近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出了一本《丧家狗———我读《〈论语〉》,他说解读《论语》与孔子,最好根据当时的语境从字词着眼,才能读出比较接近真实的孔子。意即不能想当然以今证古。原来圣人二字在古代并不十分高贵。庄子就说过圣人之上,还有天人、神人、至人。只要聪明通达之人,都可称为圣人。为人所用,即是看门狗,不为所用,即是丧家狗。如此而已。李零说,他心目中的孔子“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表面上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但确实又是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大聪明人(古圣人)。这样解释,近乎孔子的自解。
《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郑国,郑人说了孔子的形状后又说孔子“累累(疲惫狼狈)若丧家之狗。”孔子听了欣然笑着说:形状,不象。“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可见孔子认为郑人说的对,并不是骂他。王肃说得好,“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韩诗外传》中的记载有所不同。说“孔子出卫国的东门,姑布子卿(人名)说他羸(与累通)乎若丧家之狗。”孔子听后打趣说:“丘何敢乎!”(我怎么敢当呢)孔子又说:现在“上无明王,下无贤方伯(诸侯),王道衰,政教失,强凌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即担当起拯救社会的重任),丘何敢乎!”多么坦诚多么可敬的孔夫子啊!
圣人确是有大智慧人。孔圣人这个聪明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为拯救社会只能做力所能及之事,而且还处处碰壁(周游列国十四年,游说国君而不为所用);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一等之胸襟方有一等思想之人。《易传》上说:“刚健笃实,辉光乃新。”孔子有大气象大境界,有一颗终生孜孜以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心。
我国是世界古代少有的具有灿烂文化的国家之一。众多圣哲们的胸襟气象足以辉映云天,风范百世!中华民族的子孙们理应引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