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忠,何为恕?宋代朱熹对忠恕两个字解释得非常好,非常简单。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有人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但是,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儿。有了自己的心以后,由自己心灵出发,抵达他人心灵,这就找着自己和他人相处的途径。真正的忠恕是在自己的心里,一个用心去做事的人,才可以做到对岗位、对职业有一份忠诚。在工作上做到职业化,那只是底线,但是如果由自己的心灵深处出发的话,就可以在工作上发挥出无限的聪明才智,就会做到比职业化更好的境界。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世界是变化很快的,那么就要求自己的心灵永远有定力,对自己保持一个正确的评估,你的忠诚度才不会降低。
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一个人总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怀才不遇的时候。你要看清自己的心,你觉得自己对于自己生命的忠诚有人了解吗?自己的这份忠诚能够嫁接到社会上,进入到一个职业岗位了吗?这时候,内心是惶惑的。做一个求诸己的君子,很不容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要发愁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去尽忠的那个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吗?如果有了这个本事的话,早晚有你的位置。也不要发愁现在没有人了解你,真正发愁的是,你有什么资本让别人真了解你,你得去追求值得让别人了解你得本领。
忠恕里面包含着感恩之心,这种感恩就是对现在的种种机遇、自己当下的日子、自己身边的人都抱有深深的珍重和淡淡的感怀。这样的心情会让我们更加宽容。恕这一字行之终身,说来容易但具体该怎么做呢?在于我们自己的苛刻和挑剔,在于我们缺少一种推己及人的恕道。如果你老看着别人不好,你眼神中隐隐带着不屑,这样的话,你能够有一种真正的坦率忠诚去面对别人吗?你肯定做不到。
恕道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它真的很简单,你实行了恕道,你就会对很多事情持着乐观的态度,推自己的心到他人的心,以感恩的情怀在这个世界上共同建设美好生活。这样的话,对别人的过错你就不会太苛刻、太挑剔。
与他人一份情怀,与自己一份方便;给世界一份温暖,给自己一份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