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是孔子敬仰的人,他在鲁国作法官,先后三次被炒,有人劝他去国外发展,柳下惠说:“正直做人,到哪里都会被炒;如果阿谀奉承不守原则,又何必出国呢?在这里也能升官发财啊。”
孔子对学生们讲柳下惠的故事,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敬佩柳下惠的原因。
其实,在孔子的教育中,很多事情是他自己没有做到的。有人因此认为孔子是个伪君子或者不称职的老师,其实不然,孔子教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还有自己的理想。对于理想,孔子很多没有做到,一是能力不足,二是不能战胜自己。对此,孔子也很清楚并且坦然。
所以孔子从来不敢以圣贤自居,孔子也自认不如颜回那么纯粹。“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孔子说的,不是假谦恭,而是真心话。
孔子真正自负的其实就是他的“诲人不倦”,这一点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