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儒“教”不是宗教,而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中枢。韩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国民教育极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每一年级的必修课中都有一门关于道德伦理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等,大多数都来自于儒教精神。除了小学、初中、高中这样的国家基础教育机构以外,韩国的成均馆也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坐落于首尔明伦洞的成均馆创建于公元1398年,是朝鲜王朝时代的最高教育机关。虽然在1946年成均馆被改名为成均馆大学并变为大型综合大学,但它如今仍然以儒学为宗,以仁义礼智,实事求是和弘益人间为教育目的。该大学开设了儒学与东洋学院并设立了许多儒学研究中心,在校学生在4年内都必须修读一门以上的名称为儒教思想与价值观的课程。
儒道会的总本部就在成均馆内。儒道会是由信奉儒教思想的儒林人士组成的非盈利民间组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许多地方支部还开办了女性儒道会,青少年儒道会等分支机构。目前,儒道会通过成均馆总本部和在全国的各个分部,全面实施了以乡校为中心的弘扬儒教文化的活动。乡校和书院都是儒学和儒教文化的中心,乡校建立于朝鲜王朝时代之前,而书院则建立于朝鲜王朝时代中期。乡校和书院都是儒学教育机构,但有许多不同之处。乡校是国立的,书院则是私立的。乡校一般设立在地方的中心,主要目的为教化老百姓并谋求地方儒教文化的发展,除了贱民以外,普通百姓都可以入学。书院则坐落在宁静的郊区,强调学习圣贤的经书,因只有两班阶层(贵族)才能入学,所以书院专门担任地方两班子弟的儒学教育。
目前在韩国大约有234所乡校和186所书院。如今,乡校仍然发挥着地方儒教教育中心的作用。每年成均馆与儒林人士选5所示范乡校,并由韩国政府来资助。示范乡校开设有一年的儒教大学课程,凡是愿意学习儒学和儒教文化的人,都可入学,不分性别、年龄。儒教大学的主要课程为儒教思想入门,儒教经书理解,儒教与传统礼节,儒教与文学,儒教与传统思想等。讲师由儒林和韩国各所大学的教授组成。每逢假期,乡校还开设忠孝礼体验教育课程,主要针对从7岁到14岁的青少年,受到韩国老百姓的广泛支持。这项课程的目的是让青少年亲身体验爱家精神和爱国精神,体会传统礼节和文化,最终培养出具有忠孝礼精神的栋梁之才。学生必须要穿着传统韩服上课,学习小学和书法,体验传统游戏和传统音乐,还体会茶道,行礼,饮食礼节等的生活礼节。乡校还承担着地区传统生活文化中心的功能。全国乡校每年都与在首尔的成均馆同时举行盛大的大祭。乡校还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仪式。乡校每周举行传统婚礼,地方居民可以到乡校申请参加传统婚礼仪式。每年5月份乡校还举办传统成年仪式,邀请地方居民参观并祝福当年的成年男女。乡校每年都邀请老人举办耆老宴并表扬孝行者和善行者。乡校通过各种中小规模的课程和传统仪式,为地方居民提供实践传统儒教礼节的标准,使得一般韩国人能够体会到儒教的生活方式与儒教的价值观念。
以庆尚北道安东市为中心的儒教文化圈旅游是韩国人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传统儒教文化的另一种渠道。安东是韩国儒教文化的摇篮,自称韩国精神文化的首都。安东市拥有许多书院、乡校、官家宗宅、民俗村和博物馆等的儒教文化遗址,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美国前总统布什等很多重要人士都曾经访问过。韩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儒教文化圈旅游开发项目,计划10年共投资18681亿韩元。2006年访问儒教文化圈的游客数超过两千四百万,比2000年增加了两倍,收益显著。儒教文化圈旅游包括历代儒学家故居,书院,乡校,有关儒教博物馆和许多儒教传统文化节。其中2006年6月在安东市开馆的儒教文化博物馆令人瞩目。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一共有20多万件儒学和儒教文化展品。博物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主题细分为与儒教见面、儒教与修养、儒教与家庭、儒教与社会、儒教与国家、儒教与未来社会。
儒教在当代韩国,不是象牙塔的专属物,也不只是经书里圣贤的只言片语,而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本身。
(作者系韩国高丽大学社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