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湖中岛上出生成长,身体自然会注入湖岛的基因,流淌着水土的血液,那世世代代留存下来的风物风俗风情的烙印,左右着湖区儿女的脾气性格。襁褓中就闻惯了湖的气息,听惯了波声浪韵,喝惯了腥甜的湖水,鱼虾做的鲜汤;蹒跚学步起就在岸边蹚水、沙滩上玩耍,湖的浸染锻打造就了湖上人结实、硬朗的体魄;继而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深水里捕鱼捉虾、采菱摘莲;浅水边拣贝拾螺、叠堰、澎网、打叉、下钩、张卡,到了夜晚提着马灯逮鳖、罩鱼、抄虾……所有这些你都干过吗?了解吗?其中的乐趣感受过吗?那些渔家菜肴、荤腥小吃也都尝过吗?
可是,如今有些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了,到博物馆里看渔具渔法了,人们早已看不起这些“小儿科”,小打小闹的收获也不入眼,而关键的是近水域已无场地去实施,去体验和感受了。幸好这些祖辈传下来的“小玩意儿”都牢牢储存大脑里,连小细节也不曾忘记。
如果你感兴趣,余愿将这湖岛上的事情讲给你听,或者让这些带着你走进这片风味十足的土地,走进这块令人向往的风水宝地,去寻幽探奇,了解这被称作世外桃源的所有秘密,了解你所知道或想知道的那些名胜、古迹,那些掌故、传说,那些美食、佳肴……
踏上微山岛你闻到香味了么?除了湖风苲草的清香,绿荷的浓香,就是传统风味小吃的酽香了,湖中岸上随时都能尝到湖鲜美味。
岛上商店、饭店、小摊儿堆满了琳琅满目的水产品、湖产品。那小小鱼虾,扇贝蜗螺,水中的一粒粒籽实,还有湖外人不曾多见不曾多吃的纯天然野菜、莲藕、荷花、鸡头,都是水中上品,自然菁华。我的一位朋友曾十分感叹地说:难怪你们岛上人都有那么健壮的体格,那么聪明的头脑,走出来那么多人杰翘楚,主要是得了大湖的恩赐与馈赠,才具备了如此灵性,小鱼小虾虽小却都五脏俱全呐!他真说到点儿上了,纵然大鱼大肉着实令人垂涎,而小鱼小虾也却有大鱼大肉没有的鲜美细嫩。
鱼越小越好吃,这是经验之谈,你信否?鱼大了皮厚肉柴味淡,小鱼肉细骨嫩汤鲜。所以老渔人吃鱼不选大的,不论曹鱼、葛鱼、鲇鱼还是乌鱼,都是中小的有味道。除了鲤鱼不要太小,却也不要太大,中等最佳。家里做菜烧鱼煮虾一般不纯烧,那是对湖鲜的奢侈浪费,而要配上相关菜蔬,鲜的有鲜的配菜,干的有干的配菜。小时常吃而吃不够的是奶奶做的葛鱼烧咸菜、乌鱼炖地蛋、小虾炒辣椒、干 子熬盐豆、老鳖靠河沿等。汤呢,有葛鱼糊涂、黄黄鱼汤、鲜虾疙瘩汤等。
住在湖岛上,世代受大湖无私的关爱与馈送,我们永世不会忘记这养育的恩情。忘记便意味着背叛,从大湖走出来的人谁也不愿做一个无情无义的背叛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出生地。可叹的是一味吃多了吃腻了城里大饭馆的套餐、高档餐,味觉渐渐麻木了,败坏了,进而蜕化了。每每惆怅之余幸而内心深处还存有小时的记忆,忘不掉小时吃惯了的湖鲜美味,纯真的渔湖人家的饭菜香。
我小时与伙伴干过的捕鱼活动或叫猎鱼游戏有很多种,都是最原始的逮鱼方法,如张钩逮葛鱼、血鳝、下篮逮葛鱼、鲫鱼等、张卡逮鲤鱼、马鲢、下慢独笼,又叫须笼逮青虾、黄黄鱼等小杂鱼、澎网逮鲹鲦子、白鱼,有时还逮乌鱼又叫火头。此外还有叠堰、打叉、下刺网、闷子等。叠堰,最原始渔法,渔人又形象地叫做“迷魂阵”,用泥土叠出堰领组成堰腿、堰头。其名堂颇多,什么单头、双头、二郎担山、猴戴帽等,所以才叫“迷魂阵”。鱼虾进了阵便迷糊了,只能顺着堰腿进入堰头,最后钻入设在出口处的独笼、网厾子内。堰一般可逮大虾、米虾、小曹鱼、黄黄鱼、黑老蛄等,偶尔也逮大家伙,如火头、噘嘴鲢等。不管多大脾气的鱼,进到阵里皆没了脾气。
倘若这些捕猎游戏经常做,天天都有收获,生活也便丰富极了,顿顿有湖鲜美味。逮来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吃法,奶奶对湖里鲜腥有一手绝佳的烧艺,做出的美食能把我们的舌头咽下半截。若逮来葛鱼,这是湖上最鲜美的上等鱼,奶奶将葛鱼掰好,不要将鱼葛针掰掉,锅里用葱、姜、蒜炸了汤,切几刀咸菜疙瘩,成粗条状,放进汤内,然后放入葛鱼,菜好后再加少许辣椒、香菜,鱼、咸菜、汤三者俱佳。后来去过许多地方,吃过很多湖味海鲜,还没有一道能比得上奶奶烧得好吃。
青虾炒辣椒,渔湖人家餐桌上的常见菜。没有太多的奥妙,很好做,全看火候。虾要鲜,米虾、草虾、竹节等小种最佳;辣椒不要很辣,太老的多洗几遍,入锅爆炒。其鲜、辣香的美味能引人食欲大增,卷煎饼最上等。所以说,“小虾炒辣椒,煎饼卷大包,越吃越添膘”。伙伴们每相约去湖边,无不“扛”一个牛腿粗的煎饼,几乎都卷着青虾炒辣椒。
乌鱼炖土豆,这是最受大人孩子喜爱的佳肴。逮了黑鱼,不是多大,剁成段儿与地蛋一起炖,当然要辣一些。现在的饭馆里不可少的就有辣乌鱼,而最受青睐的是配上少许土豆,土豆比鱼肉好吃,往往一盘菜上来,土豆先被抢光。
还有一道不可忽略的家常菜,叫“干 子熬盐豆”,是将晒干的小鱼,如黄黄鱼、鲹鲦鱼、毛刀鱼与大豆、萝卜一块儿熬,也说熬盐豆子,这是卷大煎饼的上好菜肴,往往卷了一块再来一块,吃不够。值得注意的炖菜前干 子鱼先泡半透,大豆须完全浸透、涨开,萝卜切成“板凳腿”。
说到这,还有一道贫穷时期我们爱吃的“看家菜”不能不说,既经济又实惠,它可弥补淡季湖鲜的匮乏,增强生活的味道,这便是“鱼卤烩豆糝子”,岛上又叫“卤角子”。捕鱼旺季逮的鱼吃不完,小的晒成干 子,大的腌成咸鱼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但腌鱼的卤水不可扔掉,那是一道上佳的美味。放在缸里或坛子里,缺菜吃时,舀两勺鱼卤,将大豆在碓窝里捣成糝子,稍微浸泡,与鱼卤一起烧,熬成黏糊状。若没有大豆,用玉米糁也可以,味道就差了,煎饼卷上它,窝窝抹上它,即刻提高了品味,增强了食欲,它因此被称为微山岛“三宝”中的第一宝。
还有很多湖鲜美吃不想一一列举了,由于生态的破坏,一些小杂鱼已不多见或者绝迹了。如屎光皮、小红眼儿、沙扒子、竹节虾等,已经吃不到了,很是遗憾。不过,现在生态得到了有效治理与恢复,绝迹了的小鱼虾开始现身,如小黄黄鱼,以前几近绝种,如今渐渐多了起来,一些鱼馆也频频端上小黄鱼汤。有的配上萝卜丝,下细碎白面疙瘩,那汤的鲜美直让顾客齿颊留芳,荣辱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