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远行,想顺道探望多年未见的老友。老友是土生土长的济宁人,大学毕业后去远方闯荡,成家后举家迁到那个城市,再没回来过。电话里问他要捎点什么,他沉默良久,深吸一口气说:“济宁的味道。”然后又是一阵沉默。他想与家乡亲近,却又无以言表,可什么是济宁的味道呢?
头顶东平湖,足踏南四湖,左擎洸府河,右握大运河,腰里缠越河,兜里揣南池,济宁人自古傍水而居。湖中泛舟,水里嬉戏,冬钓冰钩,夏采莲藕,是水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水的灵动,济宁便有了脱俗的灵气。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水的味道?
南有鱼米北产棉,东有蔬果西产岩,济宁从来都是物产丰富。举杯有美酒,设宴有佳肴,起身有鲁锦,庭院有石雕,是土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土的质朴,济宁便有了淳朴的民风。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土的味道?
鲁菜首当推孔府,微湖鱼宴不落箸,京省飘香老玉堂,甏肉干饭是乡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济宁人对待美食的态度;忠于传统、百年传承,是济宁人尊重美食的精神;信手拈来、原滋原味,是济宁人烹制美食的风雅;沁人心脾、口齿留香,是食在济宁的福气。有了食的滋养,济宁便有了雍容的豁达。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美食的味道?
儒有孔孟颜曾,释有宝相兴隆,道有伏羲少昊,诗有李杜遗风。耳提面命文章事,耳濡目染圣贤书,是文化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文化的熏陶,济宁便有了优雅的风度。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文化的味道?
亭台楼阁塔坊寺,飘零烟雨几人知; 千载古名今犹在,画栋雕梁似相识。漫步青砖红瓦,转圜石板竹巷,是古建筑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古建的遮蔽,济宁便有了坦然的厚度。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古建的味道?
正转念间,老友发来一条短信,内容只有两个字:“螺蛳。”螺蛳,济宁俗称“蜗了牛”,生于淡水,长在泥土,以坚甲盾牌为户牖,以螺旋华盖为屋宇,经文火慢煮、武火快炒,其味道鲜香无比。老友这是要把济宁水、土、食、文化、建筑等诸般风味一网打尽啊,好高明的选择。
头顶东平湖,足踏南四湖,左擎洸府河,右握大运河,腰里缠越河,兜里揣南池,济宁人自古傍水而居。湖中泛舟,水里嬉戏,冬钓冰钩,夏采莲藕,是水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水的灵动,济宁便有了脱俗的灵气。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水的味道?
南有鱼米北产棉,东有蔬果西产岩,济宁从来都是物产丰富。举杯有美酒,设宴有佳肴,起身有鲁锦,庭院有石雕,是土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土的质朴,济宁便有了淳朴的民风。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土的味道?
鲁菜首当推孔府,微湖鱼宴不落箸,京省飘香老玉堂,甏肉干饭是乡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济宁人对待美食的态度;忠于传统、百年传承,是济宁人尊重美食的精神;信手拈来、原滋原味,是济宁人烹制美食的风雅;沁人心脾、口齿留香,是食在济宁的福气。有了食的滋养,济宁便有了雍容的豁达。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美食的味道?
儒有孔孟颜曾,释有宝相兴隆,道有伏羲少昊,诗有李杜遗风。耳提面命文章事,耳濡目染圣贤书,是文化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文化的熏陶,济宁便有了优雅的风度。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文化的味道?
亭台楼阁塔坊寺,飘零烟雨几人知; 千载古名今犹在,画栋雕梁似相识。漫步青砖红瓦,转圜石板竹巷,是古建筑赐给济宁人的福气。有了古建的遮蔽,济宁便有了坦然的厚度。老友怀念的可是济宁古建的味道?
正转念间,老友发来一条短信,内容只有两个字:“螺蛳。”螺蛳,济宁俗称“蜗了牛”,生于淡水,长在泥土,以坚甲盾牌为户牖,以螺旋华盖为屋宇,经文火慢煮、武火快炒,其味道鲜香无比。老友这是要把济宁水、土、食、文化、建筑等诸般风味一网打尽啊,好高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