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想去离金乡县城不足30公里的南阳湖了,她隶属于千年古镇—南阳镇。因为那里有一碧千顷的“荷花仙子”,有古老美丽的历史传说,还有江南水乡般的风土人情。
南阳古镇—江北独特水乡,运河四名镇之一,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早在战国时期齐国地图就有标绘。依此推算,南阳的历史至少有2200多年。在南阳镇空旷辽阔的南阳湖里,零星散落着80多个小岛屿,构成隔水相望的奇特北方水乡景观。这里拥有浩淼的南阳湖,清澈的运河,古朴的民风,沿运河而错落有致的民居,千顷荷花,蓝天、碧水、野鸭、苇草形成天然的水上游乐园。
2010年8月22日,星期天,天公格外的作美,阳光不再咄咄逼人,变得若隐若现、含情脉脉,无私的洒下些许凉爽来,现在正是荷花飘香的季节, 我们的心情和过年时差不多,生怕起晚了,一大早,我们就开船出发了。这是一支普通的载客游船,船舱排列着十几张座位;船顶有凉蓬,为了便于观赏沿岸风景,我索性搬个小马扎坐在船头上,马达轰鸣,小船缓缓离岸,顺流东去。船驶的很慢,估计比步行快不了多少。河边钓鱼的男人,光着屁股戏水的孩子,岸边郁郁葱葱、千姿百态的树木,不时穿梭而过的各种舟船,这些都让我痴迷。
人在船上坐,船在水里游。河面逐渐开阔,我知道,我梦中的湖就在不远处等着我,在三个小时的航程里,经过了六座桥梁、五个纤绳船渡、四个货物码头、三个河叉,两个船舶修造厂,水面更宽了,眼前水道纵横、视野开阔,船家告诉我们已经置身了美轮美奂的南阳湖。只见湖水清凌凌,四旁绿莹莹,天上鸟飞来,阵阵吹凉风。满目荷花满目水,满眼碧绿满脸香。忽然,有关莲、荷花的文字就像一个个精灵从脑海里诡异地冒出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虽然头顶没有太阳,但荷花的美丽还是令我惊艳。荷叶有大有小,有的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像一块绿色的绸缎;有的被细细长长的莲杆撑出水面,像极了一把把撑开的伞,挡着身下的荷花。那些荷花更是姹紫嫣红、红白斗艳。嫩荷、翠芦、野鸭、白鹭、碧波,浑然一体,偶有不安分的鲤鱼跳出水面,搅乱了一片平静。船家 告诉我们,南阳湖荷花奇就奇在纯系野生,从明末清初就因湖而生,历经风雨不衰。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在美丽的江南还是在酷热的北方。
平生最爱莲,荷莲多入梦。尤其在斜风细雨的夜晚,我会经常梦到荷花,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灵滋养和精神抚慰啊!你可以闭上眼睛想一下:一塘的绿云连绵,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那里汪着绿肥红瘦,凝视水中的娇羞,交织着高雅俊秀,在阵阵的涟漪里,把青春染透。
古往今来,以荷为文,可说是难以计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篇美文不知满足了多少高洁、优雅之士的精神诉求,朱自清的那篇《荷塘月色》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荷花的风情万种、魅力千秋。故有诗云:出水芙蓉冰清玉洁,入画牡丹国色天香。
离开荷花深处,上得岸来,信步走进了南阳古镇的街巷。今日的镇子依旧保留着清代时的模样,石板铺道,街侧石垒台阶、飞檐交错,有“晴不见日,雨不漏水”之说。据史料记载,南阳镇曾有皇宫所、皇粮殿、关帝庙、火神庙、魁星楼、文公祠、禹庙、不沾地旗杆、皇帝下榻处等30多处名胜古迹,她们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其中有一个状元胡同,胡同很窄也很深,给人一种神秘感,每一个游客都喜欢向胡同里走一走,都奢望多沾点状元的喜庆和尊贵之气。近期出土的大石碑、大石龟,暂时存放在微山七中的校园里。一排排新居随河而建、井然有序。
参观结束,已近下午两点,我们决定返回船上吃“全湖宴”,在这个漂浮的餐厅上品尝著名的南阳湖名吃,我们吃的是地地道道的湖味,除了啤酒不是湖里产的,其余全都是就地取材:有湖藻丸子,油焖湖虾,油炸荷叶尖,油煎荷花瓣,四鼻孔鲤鱼,湖螺肉,清炒菱角,微湖鸭蛋,红烧黑鱼,冰糖莲子,我们慢慢品尝,嗅觉和味觉同时膨胀。这真是一顿丰盛又别致的午餐啊,那些桌上的美味连同眼前的美景、动人的故事一同在南阳湖面上飘香,在我放飞的思绪里汩汩流淌,真的是应了靠山吃山、靠湖吃湖的说法。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惜别了南阳湖,在频频回首的橘红里,古镇石桥静卧金波,小船穿行,荷韵悠扬。远远望去,南阳岛像一艘大船。清清碧水,波光粼粼,轻轻簇拥着这条载满南北风情的小岛,漂荡了千年,悠扬了千年,魅力了千年,她必将更加丰姿卓绝的精彩下去……
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大蒜之都、诚信之乡—金乡,在“扬古城神韵,展现代新姿,造运河水乡”的理念下,叫响特色,树立品牌,尽快经营出令人流连忘返的观光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