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现到形成,微山湖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过程,总的说来全归功于我们的黄河母亲。她的基底原来是沂蒙山西部丘陵边缘的一片冲积平原,这地方本没有什么特殊,与黄河流域其他华夏子民繁衍生息地一样,有榛莽密茂的山野田林,也曾开辟为征战杀伐的战场,只是有一条叫做古泗水的河道,源自鲁中山地新泰市南部太平顶西麓,西南流入济宁市泗水县境后改向西行,至济宁市的曲阜和兖州边境复折西南,一路穿越古城兖州、沛县、留城、徐州向南流去,长八百五十余公里。
到了清代,黄河屡屡决口,一代一代的人们在饱受灾害之苦中挖渠筑堤,疏浚水道,开凿运河,修闸建坝。因而微山湖诞生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既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黄河长期夺泗侵淮密不可分,又与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剀切关联。我们不妨从史志的角度,追寻探究她形成的前因后果。
早在7000万年前,鲁西南这片地区由于地壳强烈运动,长期处于下降的状态,大面积凹陷,鲁中山丘西坡诸水便积于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涝洼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元以后,黄河更加随心所欲,经常在鲁西、苏北区域泛滥,激流直下,携带着大量泥沙,不断地抬高泗水西岸地面。进而黄河长期夺泗、夺淮入海,使泗、淮下游泄水不畅。
黄河侵入泗水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黄河“决酸枣,溢而通泗”。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又“决瓠子,东南注巨野,流于淮泗”。这是较大的带有标志性的一次黄河侵泗。在此后的许多年里黄河多次决溢,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便壅塞了,黄河流经泗、淮达23年之久。到了宋代,黄河决溢次数更趋频繁,使豫、鲁、苏、皖广大地区水患猖獗,民不聊生,而使之雪上加霜的,是战争的助纣为虐。在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1128年,当金人南侵长驱直入,那个做东京(开封)留守的胆小鬼杜充,竟“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金兵未阻而成茫茫巨浸。黄河水便于鱼台县谷亭北注入泗河,此后,该段泗河就一直作为黄河的岔流。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这一年可谓惊世骇俗,黄河大决河南省阳武固堤,主流由封丘沿着汴水至徐州夺泗水,从此,黄河便长期夺泗夺淮入海了。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为止(由山东入海),长达661年。致使徐州以南泗、淮下游的河床逐渐淤浅,以北原注泗入淮的河流泄水不畅,失去了出路,潴积于泗水东岸的洼地里,由小而大,形成带状的湖群。至此,微山湖众姐妹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诞生了。
今天的微山湖从西北到东南,茫茫汤汤一百三十余公里,窄宽5至30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中间处拦腰修筑跨湖大坝,曰“二级坝”,将大湖分为上、下二级湖。这条坝全长七千三百六十余米,312孔,远远望去,宛若一条喷云吐雾的巨龙,凌空欲飞;又像一条气贯长虹的金色腰带,美丽壮观。于是作家文人便形象地将湖比喻为一个美丽细腰的女子。而这一秀美绝伦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运河的开发促成的。
提起大运河,每个中国人都引以无比的自豪,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人类伟大的奇迹之一。但它又是一条历史的河,文化的河。而微山湖的出现,为大运河向北发展横贯五大水系完成了划时代的历史承启和转折。
到了清代,黄河屡屡决口,一代一代的人们在饱受灾害之苦中挖渠筑堤,疏浚水道,开凿运河,修闸建坝。因而微山湖诞生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既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黄河长期夺泗侵淮密不可分,又与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剀切关联。我们不妨从史志的角度,追寻探究她形成的前因后果。
早在7000万年前,鲁西南这片地区由于地壳强烈运动,长期处于下降的状态,大面积凹陷,鲁中山丘西坡诸水便积于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涝洼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元以后,黄河更加随心所欲,经常在鲁西、苏北区域泛滥,激流直下,携带着大量泥沙,不断地抬高泗水西岸地面。进而黄河长期夺泗、夺淮入海,使泗、淮下游泄水不畅。
黄河侵入泗水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黄河“决酸枣,溢而通泗”。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又“决瓠子,东南注巨野,流于淮泗”。这是较大的带有标志性的一次黄河侵泗。在此后的许多年里黄河多次决溢,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便壅塞了,黄河流经泗、淮达23年之久。到了宋代,黄河决溢次数更趋频繁,使豫、鲁、苏、皖广大地区水患猖獗,民不聊生,而使之雪上加霜的,是战争的助纣为虐。在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1128年,当金人南侵长驱直入,那个做东京(开封)留守的胆小鬼杜充,竟“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金兵未阻而成茫茫巨浸。黄河水便于鱼台县谷亭北注入泗河,此后,该段泗河就一直作为黄河的岔流。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这一年可谓惊世骇俗,黄河大决河南省阳武固堤,主流由封丘沿着汴水至徐州夺泗水,从此,黄河便长期夺泗夺淮入海了。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为止(由山东入海),长达661年。致使徐州以南泗、淮下游的河床逐渐淤浅,以北原注泗入淮的河流泄水不畅,失去了出路,潴积于泗水东岸的洼地里,由小而大,形成带状的湖群。至此,微山湖众姐妹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诞生了。
今天的微山湖从西北到东南,茫茫汤汤一百三十余公里,窄宽5至30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于中间处拦腰修筑跨湖大坝,曰“二级坝”,将大湖分为上、下二级湖。这条坝全长七千三百六十余米,312孔,远远望去,宛若一条喷云吐雾的巨龙,凌空欲飞;又像一条气贯长虹的金色腰带,美丽壮观。于是作家文人便形象地将湖比喻为一个美丽细腰的女子。而这一秀美绝伦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运河的开发促成的。
提起大运河,每个中国人都引以无比的自豪,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人类伟大的奇迹之一。但它又是一条历史的河,文化的河。而微山湖的出现,为大运河向北发展横贯五大水系完成了划时代的历史承启和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