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羊形陶尊是1984年在济宁市师专院内汉墓出土,现藏于山东济宁市博物馆。陶尊是一种宴饮和祭祀的酒器,为泥制红陶,长35厘米、通高22.6厘米,造型简洁古拙、敦厚大度,羊整体昂首作卧伏状,身躯肥壮,双角盘曲,双目前视,神情安闲,显出一副静穆庄重的气概。在羊背部有一圆形短管与腹腔通,在视觉
羊,在古代是吉祥,善良的象征,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祖先似乎很早以前就对他产生了特殊的好感,尤其是汉代人,他们极端迷信鬼神,做任何一件事几乎都要占卜以预知吉凶,特别冀望吉祥福瑞。“羊”字就是“祥”字,“吉羊”也就是“吉祥”,所以他们经常把羊作为装饰题材。如商代青铜器著名的三羊?、双羊尊、四羊尊、汉代石羊、陶羊、瓷羊、卧羊尊等。他们还经常将其作为墓室壁画和画像砖等常用的题材之一。象古人这种以羊为装饰图案或把器物制作成羊的形状来表现,充分反映他们的某些思想意识以求吉祥多福。从这个目的出发,羊的形象都塑造的温顺善良,使人看到觉得亲切、愉快。
据考古资料证明这件卧羊陶尊从形象特征看它应属于东汉早期的器物。中国古代陶器艺术从西汉到东汉出现了一个高潮。它主要表现在泥料的选择和配制越发精细。这时期无论是泥质陶还是加砂陶,无论是饮食器还是储藏类巨型用具以及陪葬的各类冥器等等,都比较精巧、美丽,成型规整、实用。特别是能体现财富的陶仓、陶囤,以及各类家禽动物的形象,有的自然写实,有的简洁概括,动物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造型都很生动、夸张,富有活力。尤其是羊的形象,体积大,主题突出,时代风格明显,以粗线条的轮廓,构成艺术上的“古拙”的外貌,给人以无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