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陛刻石 亦称《鲁灵光殿址刻石》。西汉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刻。石灰岩质。宽95厘米,高42厘米,厚19.5厘米。正面刻浅浮雕璧纹,侧面刻几何纹。文字刻于一端,4行9字:“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
书法拙朴高浑,篆意浓厚,为典型早期汉隶。“鲁六年”为西汉鲁恭王六年。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封其子刘余为鲁王。刘余好治宫室,在曲阜建灵光殿。此石出土于1942年,系日本考古学家在曲阜周公庙高地非法发掘地下文物时发现,运往日本途中至北京时被截留,藏北京大学。1980年归藏曲阜孔庙。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华文化标志城-孔孟之乡网
北陛刻石 亦称《鲁灵光殿址刻石》。西汉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刻。石灰岩质。宽95厘米,高42厘米,厚19.5厘米。正面刻浅浮雕璧纹,侧面刻几何纹。文字刻于一端,4行9字:“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
书法拙朴高浑,篆意浓厚,为典型早期汉隶。“鲁六年”为西汉鲁恭王六年。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封其子刘余为鲁王。刘余好治宫室,在曲阜建灵光殿。此石出土于1942年,系日本考古学家在曲阜周公庙高地非法发掘地下文物时发现,运往日本途中至北京时被截留,藏北京大学。1980年归藏曲阜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