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对儒家学说发扬光大、继往开来的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孔子热”的兴起,使儒商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重大发展机遇。 在国家层面,在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指导思想。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课题,重点研究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走出去”。这表明,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国家文化战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近年来,国际层面上,国家在国外开设的孔子学院,目前已有170多所,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国外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在孔孟之乡的曲阜,“孔子文化节”历经20年铺垫、3年创新,累积了23年的国际国内影响力,终于由一项地方主办的节庆活动,提升为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孔子文化节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成为独特的文化战略平台。 孔子教育奖是2005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次执行局会议批准,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联合国奖项。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主要用于表彰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农村教育和扫盲领域、妇女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该奖项自2006年起直至2009年已举办四届。 这一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每届评出两名获奖者。 与此同时,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也已经举办两届。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丰富繁荣世界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发展。会议涉及多元文化语境下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儒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儒学与文学艺术创作。2009年起首次在世界儒学大会设立 “ 孔子文化奖 ”作为儒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奖项、文化部最高奖项之一,该奖项旨在鼓励世界儒学研究者、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发掘研究孔子思想文化精髓,加快儒学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加强儒学研究成果交流,加速孔子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孔子学院、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是中华文化在全球产生影响力的三张王牌。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政治舞台的今天,我们的儒商、儒商机构、儒商研究实践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为此,我们从东方圣城2005年起设立“曲阜国际儒商联合会”,在孔孟之乡召开多届儒商高层论坛,评选“孔孟之乡十大儒商”,还于2009年10月3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发布“首届中国儒商名单”,藉此扩大儒商精神、儒商文明的影响力,打造儒商经济。2010年1月23日,“国际儒商联合会”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揭牌仪式,标志着我们所致力的儒商事业从东方圣城到首都北京,以及海外的影响力的渐行渐强。 儒与商,在当今时代有崭新的涵义。(儒)是东方文化与西方(商)市场经济的结合,是探索儒家文化如何引领财富之路。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全世界范围内的儒商为服务对象,对国际华人儒商的研究、宣传、表彰,提高儒商的美誉度、知名度;加强儒商之间的沟通、联谊,商务合作与往来;总结交流振兴儒商事业的经验,提高儒商素质;培植、扶掖儒商人才,壮大儒商队伍;弘扬儒商精神,定期举办儒商高层论坛,并拟编辑出版《中国儒商志》。为弘扬中华文化、繁荣华人世界经济服务,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 我相信,“国际儒商联合会”能够加强儒商企业间的沟通联系、促进,广泛嫁接国内外儒商资源,让天下儒商进行交流、联谊、合作、共赢。(作者系国际儒商联合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