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全速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之际,15日上午,华勤集团意大利工业城特种钢丝绳、高档工程轮胎项目奠基仪式暨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庆祝大会隆重举行。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出席奠基仪式并在庆祝大会上讲话。
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主持庆祝大会,市政协主席赵树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陈民,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洪出席。
马平昌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华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战在生产经营一线的广大员工表示亲切慰问,向为企业发展壮大付出辛勤努力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敬意。他说,华勤集团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至今,经过短短20多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由职工不足百人、资产不过30万的作坊式小厂,快速发展成为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球输送带和顶级轮胎制造行业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华勤集团紧紧围绕建设千亿园区的目标,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管理推动、人才拉动、大项目带动战略,创造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实现了一年一大步、两年大跨越,成为全市工业振兴的生力军、对外开放的领跑者、民营经济的排头兵,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华勤集团以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为新起点,自加压力,乘势快上,早日建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利税过百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全球知名跨国集团。
马平昌指出,当前,济宁发展正处在高位求进、深化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务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工业是实体经济最坚实的基础、是现代经济的主要标志,加快发展工业是我市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经济仍是我市经济的主体、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总量不够大、发展不够快、结构不够优仍是我市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做大总量、提高均量、提升质量,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更大力度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毫不放松地大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确保每年都上一批立市、立县的工业大项目;更大力度推进“千百亿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几百亿级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更大力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队伍,引领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马平昌强调,市委、市政府将更加重视骨干企业的发展扩张,不断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培植更多像华勤集团这样实力雄厚、贡献突出、后劲充足的支柱企业。全市广大企业都要学习华勤集团干大事、创大业的胆略气魄,进一步调整完善战略规划,确立更高目标追求,全力以赴扩规模、上档次、壮实力,争取尽早进入强企方阵,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全省全国同行业的领头羊;学习华勤集团联强引大、以外促内的开放意识,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知名大企业的对接合作,尤其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型央企的对接合作,积极参与同类企业改制重组、控股经营、兼并收购和上市融资,探索互利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敢于让市场、让利益,在开放合作中转换机制、激发活力,促进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学习华勤集团自主研发、品牌立企的创新观念,不断强化创新引领发展的意识,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体系,靠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打造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加快推动企业集群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学习华勤集团管理科学、人才为本的先进理念,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行现代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千方百计向管理要效益、要竞争力。希望全市广大企业负责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创新进取,更好地肩负起壮大企业、振兴产业、促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任。
马平昌指出,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营造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支持服务企业发展为己任,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认真履行联系包保责任,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那些实业报国、发展为民的企业家有地位、有美名、有荣誉,进一步激发他们敢为人先、勇创大业的创造性,在做大做强企业过程中创造价值、奉献社会。
马平昌强调,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意识,切实增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不动摇、不含糊、不懈怠、不折腾,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抓投资上项目、抓招商促开放、抓园区强支撑、抓民营增活力,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的强力突破,带动县域经济不断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梅永红在主持庆祝大会时希望华勤集团认真贯彻落实马平昌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销售收入过300亿元为新起点,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早日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广大企业要以华勤集团为榜样,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确立更高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扩规模、上档次、提质量,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华勤集团党委书记牛宜顺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华勤橡胶工业集团销售收入过三百亿的通报》。意大利倍耐力轮胎(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和兖州市负责同志先后发言。
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华勤橡胶工业集团 销售收入过三百亿的通报
近年来,华勤橡胶工业集团(以下简称华勤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千亿园区、打造百年华勤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管理推动、人才拉动、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有效克服了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实体经济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已发展成为以橡胶产业为主,集制造业、服务业、电力生产、医疗卫生、资本运营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在2009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11年突破20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创造了逆势增长的骄人业绩,销售收入提前突破3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
华勤集团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先后与意大利倍耐力、美国固特异和凯雷集团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合,创造了用外力强内力、靠开放促裂变、以股权换发展的“华勤模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立了轮胎、输送带、高压胶管三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研发能力达到全球同行业高端。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以大项目助推大发展。2011年底以来,华勤集团投资37亿元,新上了300万套摩托车胎、10万吨钢帘线等5个大项目,拉长延伸了产业链,巩固提升了主导产业在全球的领先优势。坚持以绿色生态发展为方向,致力建设无污染、零排放、环境美的“绿色企业”,创造了领先国内外同行业的高标准生态化园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功接管了兖州九一医院,并推出了“药品零差价”等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积极回报反哺社会。华勤集团坚持大发展、快发展不停步,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和项目运作模式,规划建设总投资300亿元的华勤意大利工业城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80亿元的50万吨特种钢丝绳和10万套工程轮胎两个大项目,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工业园区,为华勤集团加快建设千亿园区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树立了榜样。为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销售收入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的意见》(济发﹝2012﹞15号),经严格考核,市委、市政府确定,对华勤橡胶工业集团通报表彰,授予“济宁市制造业过300亿企业”称号,并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牛腾300万元奖励。
[NextPage]
全市广大企业要以华勤集团为榜样,学习他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迎难而上,以脚踏实地的硬朗作风和勇于实践的冲天干劲,实现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学习他们放眼世界、巧借外资的大开放战略,引大联强,舍得以股权换投资,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结成紧密的战略联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华勤对外合作新模式;学习他们注重研发、营销全球的大产业经营观,技术制胜,建设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中心,坚持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最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工艺,借助跨国公司融入全球营销网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学习他们人才至上、唯才是举的大人才观,视人才为第一资源,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专业精通的高端人才队伍。
希望华勤集团全体员工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市广大企业要以先进为榜样,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任务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加压,锐意进取,拼搏实干,为推进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勤集团几万元起家 23年缔造300亿神话
23年前,靠几万元起家,由职工不足百人、资产不过30万的作坊式小厂,到如今快速发展成为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华勤集团在全球输送带和顶级轮胎制造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用了20年的时间,突破200亿元用了2年的时间;一年的努力,突破300亿元,华勤集团创造了一家民企的跨越发展神话。
华勤集团董事长牛宜顺与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济宁兖州进行“中国与全球经济”高端对话
小牛犊成长走了四大步
如今的华勤集团成为以科技研发、生产经营轮胎和输送带为主,集电力、新能源、生物工程、金属制品、医疗卫生、环保产业、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占地3000余亩,员工近8000人,下属10家子公司,与意大利倍耐力、美国固特异和凯雷集团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合,是全球最大的输送带生产企业和顶级轮胎制造商,中国企业500强。
在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庆祝大会上,华勤集团党委书记牛宜顺颇为感慨地总结说,他们用了23年的时间,走了四大步。第一步,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从几万元起家,上马输送带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成为全国最大、最好的输送带企业。当时正值市场经济初期,产品利润大,企业效益好,我们拥有了较多的资金积累,具备了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步,完成了快速膨胀。2003年,建设了华勤工业园,上马了120万套的卡车轮胎项目,建设了热电联产项目,先后与世界500强意大利倍耐力、美国固特异,以及美国最大的私募投资基金凯雷集团强强联合,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最顶级的产品,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输送带生产企业和顶级轮胎制造商,连续三年各项经济指标翻番增长,实现了快速膨胀、裂变发展。
第三步,完成了实体经济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同时,2009年,投资2亿美金,在上海成立了华勤投资控股公司,招聘了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端投资人才,在国内外投资了PE、股权、债券、黄金、地产及二级市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现已发展成为业绩最好、成长最快的投资公司;2010年,在兖州开发了华勤紫金城地产项目,打造出了集住宅、购物、金融、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商住一体社区,为兖州增添了时尚繁华的大都市风采。 #p#副标题#e#
目前,进入了发展的第四步———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创新的发展、强强联合的发展。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始终瞄准全球同行业最高端,我们的生产工厂、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上百个国家,技术研发始终领先于同行业的前列。“领先半步无竞争”,高端产品永远有需求,高端市场永远没危机。在今年全国企业外贸受阻、出口下滑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一直逆势增长,始终位居济宁第一。
济宁企业要“牛起来”需学习华勤什么
目前,济宁发展正处在高位求进、深化转型、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工业是实体经济最坚实的基础、是现代经济的主要标志,加快发展工业是我市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经济仍是我市经济的主体、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更大力度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毫不放松地大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确保每年都上一批立市、立县的工业大项目;更大力度推进“千百亿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几百亿级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更大力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队伍,引领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从华勤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济宁企业需要学些什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要求,全市广大企业都要学习华勤集团干大事、创大业的胆略气魄,进一步调整完善战略规划,确立更高目标追求,全力以赴扩规模、上档次、壮实力,争取尽早进入强企方阵,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全省全国同行业的领头羊;学习华勤集团联强引大、以外促内的开放意识,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知名大企业的对接合作,尤其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型央企的对接合作,积极参与同类企业改制重组、控股经营、兼并收购和上市融资,探索互利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敢于让市场、让利益,在开放合作中转换机制、激发活力,促进企业加快做大做强。
学习华勤集团自主研发、品牌立企的创新观念,不断强化创新引领发展的意识,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体系,靠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打造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加快推动企业集群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学习华勤集团管理科学、人才为本的先进理念,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行现代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千方百计向管理要效益、要竞争力。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家的境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马平昌还指出,市委、市政府把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坚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民营经济扭在一起抓,举全市之力突破工业发展,新上工业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一月比一月好、一季比一季好,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形势越来越好。在发展工业问题上,县市区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不动摇、不含糊、不懈怠、不折腾,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抓投资上项目、抓招商促开放、抓园区强支撑、抓民营增活力,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经济的强力突破,带动县域经济不断实现大发展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