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记者 杨兆锋)2月28日和3月1日,我市“文华奖”获奖剧目山东梆子《圣水河的月亮》在山东剧院成功进行了两场十艺节获奖剧目观摩展演,并举行座谈会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受到一致好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观看演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出席座谈会。
据了解,此次展演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旨在通过对获得“文华奖”的精品剧目观摩展演,继续扩大十艺节获奖剧目对社会的影响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我市历经两年精心打磨的参演剧目《圣水河的月亮》,在去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夺得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以及编剧、优秀表演两个单项奖。演出中动人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在演出结束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省文化厅领导认为《圣水河的月亮》是山东省多年来难得的一部反映农村题材、传播社会正能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一部好戏,希望在认真总结经验、精心打磨好这部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济宁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剧目惠及百姓,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据了解,此次展演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旨在通过对获得“文华奖”的精品剧目观摩展演,继续扩大十艺节获奖剧目对社会的影响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我市历经两年精心打磨的参演剧目《圣水河的月亮》,在去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夺得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以及编剧、优秀表演两个单项奖。演出中动人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在演出结束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省文化厅领导认为《圣水河的月亮》是山东省多年来难得的一部反映农村题材、传播社会正能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一部好戏,希望在认真总结经验、精心打磨好这部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济宁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剧目惠及百姓,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