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为弘扬传统敬老美德,丰富老人业余文化生活,近日,汶上县在中都文苑广场隆重举行尊老敬老宣传月暨汶上梆子剧团戏曲专场晚会。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年群众,喜迎国庆,欢度重阳,感受浓郁休闲氛围。
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相声、豫剧、舞蹈、表演唱、快板、诗朗诵等节目。汶上梆子戏代表作《婆媳情》、《对花枪》等轮番上阵,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汶上梆子戏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唱腔高昂优美,独具魅力、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堪称戏剧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汶上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2009年汶上梆子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当前,汶上县上下正积极开展老龄宣传、走访慰问、志愿服务、老年维权、老年文体等系列敬老活动。

相关链接:
汶上梆子剧
元明以来,京杭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主动脉,而汶上作为其咽喉要冲,则是人流物流必经之地,南旺的湖光山色又吸引着帝王及公卿官绅、文人墨客之流前来仰观。各地的文化戏曲便顺其势不断传来汶上。明代中叶,秦、晋商人经河南开封东进,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秦腔、梆子腔随之传来汶上。因为其唱腔优美,节奏明快,正适合于鲁西南汶上人民刚毅、顽强、豁达大度的性格,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后又渐渐为本地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所包容、吸收与改造,逐步形成了具有粗犷、豪放、高亢、浑厚风格的“汶上梆子”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又与曹州地区的“曹州梆子”相互影响融合,使二者共融共进,形成了颇受人民欢迎的“山东梆子”。数百年来,盛而不衰,成为著名的地方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