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近日,记者在曲阜杏坛宾馆就此话题,聆听著名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讲解其要义。
牟钟鉴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他指出,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和底色,是各民族结为一体的最具有力量的文化纽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之魂。当代世界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带来了经济、科技与信息传布高度发达。与此同时,当代世界又是一个国家、民族、宗教冲突加剧、对抗与流血从未间断、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这说明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缺乏协调的智慧,没有很好地处理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如此的不和谐,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协。孔子和儒学恰恰在协调关系上表现出超前的大智慧,能够有效地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这正是当今人类急迫需要的。
牟钟鉴教授话锋一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和儒学在看待社会问题、处理事物多样性及矛盾时,总有整体性的思考,它所采用的 “兼和”的思维方式,兼顾到天下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地区的生活、文化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追求共生共荣、天下大同的目标。儒学提出的 “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天下一家”、“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修文德来远人”、“四海之内皆兄弟”、“政能人和”等理念,不赞成以力服人、弱肉强食、对抗争斗;儒家看待宇宙的时候,不把人和自然界对立起来,而是作为大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强调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提出“天人一体”、“赞天地之化育”、“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天地立心”等理念,不赞成征服自然、暴殄天物,对天地自然始终怀抱着敬意。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虽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我们破解生态、战争、贫困、敌对等重大问题,推动实现和谐与发展的弥足珍贵的法宝。今天,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回荡在四大洋。越来越多的世界友人到曲阜寻求智慧,许多国家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 “和而不同”以及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写照。当今的人们正在学会用儒家学说这一大智慧处理当代国际事务,并在统筹兼顾中处理破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携手共进,在可持续发展中迎来一个和谐繁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