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丰富、韵味悠长、多姿多彩的第三届山东文博会济宁会场,于9月23日落幕。三天时间,签订文化产业项目26个,总投融资额达120.9亿元,实现交易额2亿多元。较之一周时间成交文化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19.77亿元的上届文博会济宁会场,我们不能不说这次的结果更为圆满,这次的效果更为显著。
以 “走进东方圣城、感悟孔子文化”为主题,认真总结运用前两届文博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是使本届文博会济宁会场如期实现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人才的有效对接,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本届文博会为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项目交易、文化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提高了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招商力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济宁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一届济宁文化创新成果大展示的盛会,是一届文化产品交易和项目招商大丰收的盛会,是一届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盛会,是一届谱写圣地文化发展繁荣新篇章的盛会。
人如潮涌,好评如潮。记者看到的,是热烈的场面;记者听到的,是由衷的赞叹。
在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后,代表学院与我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对东方圣城他并不陌生,对济宁在上一届文博会的作为他也有所了解;但是他没有想到济宁能够再次向千万观众奉献一场如此美仑美奂的展览,更没想到济宁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此迅猛,后劲如此强大。“与济宁开展战略合作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充满信心。我想几年之后,甚至就在两年之后的下一届文博会上,我们就可以将合作成果作一个展示。再次站在这里的时候,我的心里会充满自豪和欣慰。”他表示要“只争朝夕”,回去后就着手谋划具体的合作事项。
天津杨柳青年画协会是前来参展的600余家文化团体之一,负责人是一位儒雅的中年画家。他对记者说,他在5年前曾到曲阜采风,对东方圣城只有一点感性的认知。这次来就不同了,他领略了济宁的文化底蕴,更领略了济宁的工作效率。“全国各地我到过的地方不少,但像济宁这样的动员能力,这样的服务水平并不多见。我们想到的事情你们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事情你们也为我们想到了,就连现场创作所需要的参考资料也为我们准备得很充分,还有本地的同行来与我们对接、服务,使我们的创作层次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他最后套用孔子的话回答记者对今后合作意向的提问:“有幸将圣城之风融入自己的艺术生命,不亦乐乎?”
来济宁会场参展的企业有400多家,南湖玉露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其中实力雄厚的企业。前来布展的负责人在开幕的当天下午就报告总部,要求迅速增加产品供应量。“估计不足,相见恨晚!”22日上午面对记者,他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遗憾,“我们忽略了一处重要的市场,更忽略了一方投资的热土。这里的政策好、服务好,我们本来只是例行公事,但是受到了让人难忘的礼遇,不愧是孔孟之乡啊。我昨天晚上就已经把报告传回去,要求总部尽快组团来考察、洽谈,今天上午总部发来反馈意见,同意我的要求。”
每天数以万计的观众,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真切体验,携着自己可心的商品,意犹未尽地离去。外地人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济宁的每个地方都有旅游景点,到这里来一趟,老奶奶小孙子都会不虚此行;本地人回答说,就连我们也才弄清楚,济宁的宝贝多着哩,济宁的前景好着哩!
这三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这三天,为济宁铸造了新的品牌;这三天,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高歌猛进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