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风送爽的美好时刻,我们迎来了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济宁会场的开幕。作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宁会场的开幕,吸引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目光,还有世界的目光,展示的不仅是济宁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更传达着文化对社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从历史经验看,文化产业常常是引领经济走向新一轮增长的强大引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文博会正是汇聚文化市场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平台。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文化版图和世界文化格局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多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名市建设,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批大型文化设施、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兴起,文化产业正在加快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支柱产业。今年山东文博会济宁会场与孔子文化节结合举办,就是要着力放大两大节庆活动的品牌叠加效应,深度挖掘儒家文化的丰厚内涵,大力度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加速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切实增强我市文化软实力。
通过文博会,我们可以想见,将有更多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落户济宁,也将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孔孟之乡创业发展,共创双赢。为此,我们要始终致力于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责成有关方面组织精干力量,紧扣项目的运作建设全过程,跟踪落实包保责任,兑现各项承诺,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如期建成发挥效益。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要珍惜文博会举办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这个开放式平台,与参会客商密切联系、深入沟通,共同探索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发展互利合作的办法途径,力争再谈成一些重大文化项目。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期待本届文博会灼灼其华,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发挥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