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民众到华埠,不外乎上餐馆或是买中国传统纪念品,但最近愈来愈多美国民众到华埠书店及图书馆寻找介绍中国的书籍,由文字、图书等形式了解中国诗经、论语、本草纲目、山水画。
华埠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文化代表,但中国文化及风俗对其他族裔的民众来说,始终存有神秘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快速崛起,不少往来中国两岸三地的美国商人开始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以利生意往来,而华埠的书店及图书馆,便成为这些民众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华埠图书馆馆员表示,由于过去以英文翻译中文书籍的数量相当少,再加上过去翻译良莠不齐,外国出版社出版的中文书也没有触碰到精髓,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一本适合美国民众阅读的书籍,图书馆内英文版的中国图书数量有限。
近年来,为了推广中国图书给国外民众阅读,在中国图书出版局主导下,进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将近百册中国古书及经典文学,包括红楼梦、论语、老子、中国通史、中国文化遗产、中医治疗等书藉,翻译成包括英文等多种语言,让美国读者可以更完整、更真实的了解及认识中国文化。
华埠长城书局老板姜家健表示,中国热风行,愈来愈多老美都来书局询问中国图书,使原本以华裔为主要客群的书店,逐渐增加许多美国客人,一个月都可以卖出数百本翻译书,他计划再引进更多书籍,满足国外的读者。
华埠图书馆员工也指出,过去主要都是两岸三地的民众来借书,但近来也有许多外国人专程前来借阅翻译中文书,供不应求,相当特别。
他说,与过去的翻译书比起来,现在中国官方出版的翻译书不仅印刷及排版精美,还增加图画及中文对照,翻译也较具权威性,增加可读性。这些翻译书五花八门,包括实用、医学、文化、诗词、文学等类别,但多数读者仍偏爱介绍中国思想及传统文化的书籍。
美国民众Alex Morris表示,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需从中国书籍里面找答案,而由中国人出版的翻译书不仅可以解释中国古书及文学的精髓,才知道中国文化之美,及特殊的民情风土,代表儒学的论语更是中国思想的中心,对于未来在两岸三地做生意、拓展人脉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