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本届论坛名誉主席成思危,文化部原副部长陈昌本,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全国人大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张继禹,文化部市场司司长刘玉珠,国家广电总局社管司司长才华等领导,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冼鼎昌,以及中科院、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南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韩国同友动画有限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孔子·中国城、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富士康集团、美国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鑫达银业等海内外行业人士,韩国驻华使馆、日本驻华使馆的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论坛。
成思危(右)与韩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朴永大(左)、论坛执行主席陈忱亲切交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本届论坛名誉主席成思危与参会的全体嘉宾合影留念,并与参会部分嘉宾就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诸届的发展方向作了讲话。
会上宣读了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向论坛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信。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主席,山西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现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的申维辰发来贺信,并希望与论坛组委会就文化项目的开发和运作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韩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朴永大代表驻华使馆讲话。20余位嘉宾在论坛上围绕论坛主题“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作了精彩演讲。
论坛执行主席陈忱(左)向六小龄童颁发论坛形象大使证书
本届论坛闪现出几大亮点:
■在坚持中寻求创新。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自2000年筹备举办首届,至今已经历时六年,共举办了三届。在这六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扎扎实实地从理论体系、项目运作方面寻找坚持与创新的理论原则和运作方式。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自2000年首届举办,至今已经历时六年,共举办了三届。在这六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扎扎实实地从理论体系、项目运作方面寻找坚持与创新的理论原则和运作方式。广泛搭建交流平台,会同广大文化产业界的有识之士一道开拓创新。论坛不懈地致力于文化产业概念的推广和普及,并努力地将文化产业运作项目与文化产品消费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加快文化产业市场的逐步形成。
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在向前递进,伴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邀请嘉宾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让更多的专家学者都来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成思危与嘉宾座谈
■本届论坛首次提出,以“科学”、“理性”、“逻辑”的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式切入作为社会科学的文化分析,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
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王越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是开放式的发展,必须跟世界的发展相结合,要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到文化的发展中来。文化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走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恰恰是一个结合点。在弘扬、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开放式的发展中,同时对大众享受文化生活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现代中国文化、中华哲学思维下提出和平、和谐、科学的发展观,核心还是世界要和平要发展,这个观点也是来源于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我祝愿中华哲学文化与世界上的优秀文化融合发展,这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一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晋阳华夏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寻找“形象”亮点和“人才”突破。
在论坛开幕式上,伴随着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铿锵豪迈的节奏,论坛形象大使六小龄童以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盛装出场,他挥舞旋转的金箍棒、闪动着火眼金睛,赢得了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论坛执行主席陈忱向六小龄童颁发了“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形象大使”证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管司司长才华向六小龄童颁发了“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象塑造特别贡献”奖,六小龄童感言:“美猴王孙悟空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美猴王形象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的范畴,如何在面对海外市场冲击的同时保持住民族文化内涵与特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命题。希望可以通过论坛的广泛影响更加促进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关注,找到中国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的良性途径。”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卢红生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颁发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以表彰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论坛嘉宾在电影学院参观座谈
■让文化产业从“说事”向“办事”迈进。
论坛期间,十余个涉及影视剧制作、主题公园建设、旅游文化项目开发、演艺产业、动漫产业等方面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文化推介、娱乐化、多领域合作的推广。电影《美猴王》、电视剧《六小龄童》项目在论坛期间签订了合作意向。已经确定了雄厚资金投入的“晋阳华夏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也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北京电影学院邀请论坛嘉宾参观了学院的“国家动画教学基地”,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未来开发方面达成了多个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