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媒体关于“朱元璋是高丽人”的报道,又激起了网民的口水大战。这几年,从端午节开始,孔子、老子等先后“被”列入韩国籍,每一次都引起了激烈的网络争论。此类事件提醒我们,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应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韩历史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国都对韩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韩国的“去汉化 ”趋势比较明显,比如改称“汉城”为“首尔”以及去掉汉字等,作为一种文化自信心的伸张,韩国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急剧膨胀的自信心又常常冲破了常识和理智。比如说,这次“朱元璋是高丽人”论调的出炉,首先是MBC电视台“神秘的TV Surprise”节目的“搜奇”,本身缺乏严格的学理分析,结论是模棱两可的“可能”。然而,韩国一些媒体和网站紧随而至的报道,却是在进行“论证”,大批网友更是一哄而上,情绪“热烈”、“激昂”,这样就“越玩越真 ”,“朱元璋是高丽人”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网友的争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众对文化的重视。但应该注意一个倾向,那就是很多网友往往流于意气用事,过激的语言比比皆是,带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其实,作为中国网友,本没有必要锱铢必较。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并正在崛起的大国,国民的心态应该更加自信和从容,应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气度。文化上的关注当然非常重要,但关键要把争论纳入理性和科学的轨道,尤其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怀着文化责任感,进行有理有据的辨析,还事实以真相,不但可以维护传统文化的尊严,还可以消弭两国国民之间的偏见。
众多传统文化“被”入韩国籍,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有多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忽略乃至破坏比较严重,一些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保护,城市化进程中,众多文化遗迹被拆除,文化断裂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发展。朱元璋“被”入韩国籍等相关文化纠葛提醒我们,我们反对别人“抢走”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
链接:
朱元璋也是韩国的?!
传说记载在高丽时候有个风水专家在查天下第一宝地的时候,听说在全罗南道海南有宝地,所以急忙去了全罗南道海南,听当地人说三年前有个叫朱元璋的人领着父母去了中原一个叫安徽的地方,说是朱元璋的父母梦见仙人说朱家要发迹就得去中原安徽,更让人惊讶的是依据朱元璋的遗言,朱元璋的遗体是在非常机密的情况下葬在了朝鲜半岛,所以现在的明孝陵里没有朱元璋的遗体只有空墓。”
——韩国电视台播出朱元璋身世之谜,指朱元璋为韩国人
名人从来都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就总有人争夺,如今,韩国也已加入了中国的名人争夺战中,争的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甚至指出,永乐帝也是朱元璋和韩国妃子所生云云。
近日,韩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关于中国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出生之谜的节目,后受到韩媒广泛转载,引发朱元璋身世大讨论。在国内,朱元璋的出生地在凤阳,基本上已是不争的事实,倒没有争议,如今反而在韩国生出异声,确实出人意料。但反观近来韩媒表现,争抢名人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释迦牟尼
韩国成均馆大学研究发现,公元前七百年左右,韩国济州岛的朝鲜人就开始航海,一部分人前往日本,一部分前往马六甲海峡又前往孟加拉。因此,“释迦牟尼也是朝鲜的”?
孔子
韩国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祭孔大典。不少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按照他们的考证,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孔子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
孙中山
《韩国日报》曾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表示,从孙氏家族遗址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孙家的生活模式有许多朝鲜色彩。孙中山的族谱里也出现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字,由此,她认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实际上具备韩国血统。